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技术
2015-07-29   来源:永州农批网 内蒙古农业信息网 作者:272   字体:【 】  浏览:71次   评论:0
韭菜迟眼蕈蚊是韭菜的主要害虫。以幼虫(韭蛆)为害韭菜叶鞘、幼芽和鳞茎,引起鳞茎腐烂、叶片枯死。轻者造成缺苗断垄,重者全田毁灭。近年来由于冬春保护地面积的发展,使韭菜形成了周年生产、全年供应的局面,韭蛆的为害也随之日趋加重。生产上又因防治不当,使菜中农药残留增加而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在人们迫切向往吃放心菜的新形势下,抓好韭蛆的科学防治,既能保障韭菜高产,提高经济效益,又能降低农药残留,增加社会效益。

一、发生为害特点

在自然条件下韭蛆需25~30天左右完成一个世代,越冬代近半年左右。幼虫以休眠状态在韭根周围3~4cm土层内越冬,次年3月下旬化蛹,4月上中旬羽化,这是全年防治成虫的关键时期,成虫善飞,水平间歇扩散距离100m左右,以上午9~11时活动为盛,下午4时后至夜间栖息于韭田土缝中,每雌虫产卵量100~300粒,卵成堆产在韭根周围土缝内或土块下。一代幼虫在4月下旬~5月下旬,二代6月上中旬,三代7月中下旬,四代10月上旬~次年4月上旬。幼虫在春秋季以水平活动为主,初孵后先行水平扩散,为害韭株叶鞘、幼茎、芽,引起幼茎腐烂,叶片枯黄,而后把茎咬断蛀入茎内。夏季幼虫向下活动,蛀入鳞茎,造成鳞茎腐烂,引起韭墩死亡。冬季下潜土下3cm处越冬。韭蛆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宽,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安全越冬。而在棚室内则无越冬现象,可继续繁殖为害。

二、防治策略

韭菜迟眼蕈蚊的成虫及幼虫对韭菜有很强的趋向性。成虫活动范围较小,栖息产卵均在韭地内,幼虫则聚集在地下,活动为害较隐蔽。根据其发生为害特点,可采用“防治成虫压基数,防治幼虫保全苗、成幼虫兼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这对韭蛆的防治,特别是保护地内韭蛆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防治原则及要点

1.用药品种要得当

首先要选择使用针对性强、具有熏杀、触杀作用的残留低、易分解的低毒农药或生物农药。如敌敌畏、辛硫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等。严禁使用内吸性强、残毒长、残留高的剧毒或高毒农药。如甲拌磷、甲胺磷、久效磷、甲基异柳磷和氧化乐果等。

2.用药浓度要适宜掌握适宜的用药浓度,不得随意加大用药量。做到既能保证防效,又能减少污染。

3.防治时间是关键

在生产实际中防治成虫是以防治越冬代成虫为关键,时间在4月中下旬。幼虫以春秋防治为主。春季防治成功可降低全年为害,秋季防治好可压低越冬基数。幼虫防治适期为5月上旬和10月中下旬。保护地栽培因扣棚时间不同,可根据虫情调查来确定防治时间。

4.防治方法要多样

(1)熏杀成虫:每个棚室(约333m2)用50%敌敌畏0.2kg拌入15kg细沙内,充分拌匀后于上午11时前顺垄撒施。施药时要闭棚,2h后再通风。此法不仅防效高,且污染小又省工。

(2)喷药治成虫:每667m2用50%敌敌畏800~1000倍、2.5%溴氰菊酯、20%氰戊菊酯3000倍或50%辛硫磷800~1000倍液顺垄喷雾。

(3)药液灌根治幼虫:用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顺垄灌根。
Tags: 责任编辑:272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韭菜的夏季管理 [下一篇]种植韭菜窍门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272 272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03 个
性别:保密
2720668@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韭菜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韭菜的定植深度在5~6厘米较为适宜
· 确定好定植深度韭菜定植越深
· 韭菜种植过密、过浅
· 很快就会导致韭菜的根系生长到地面以上
· 韭菜灰霉病又称韭菜白斑叶枯病
· 使用方法同灰霉玻3、韭菜白绢病发病初期可用15%..
· 一、主要病害1.韭菜灰霉病(1)发病症状
· 平科一号、迎雪、豫韭菜1号(平韭二号)、平韭四号..

最新文章

· 韭蛆即韭菜迟眼蕈蚊的幼虫
· 韭菜的定植深度在5~6厘米较为适宜
· 平科一号、迎雪、豫韭菜1号(平韭二号)、平韭四号..
· 很快就会导致韭菜的根系生长到地面以上
· 韭菜灰霉病又称韭菜白斑叶枯病
· 确定好定植深度韭菜定植越深
· 推后韭菜更新年限
· 一、主要病害1.韭菜灰霉病(1)发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