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紫苏侧枝扦插繁殖的技术
2015-07-29   来源:厦门农批网  作者:vivi   字体:【 】  浏览:79次   评论:0
紫苏,别名桂苏、赤苏、白苏等,为唇形科紫苏属中以嫩叶供食的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和泰国,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国。我国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及台湾省都有野生和栽培种。日本栽培也较普遍。紫苏嫩叶营养丰富,除维生素和矿物盐类含量较高外,还含有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酮、薄荷醇、丁香油酚、白苏烯酮等有机化学物质,具特异芳香,有杀菌防腐作用。嫩叶可生食或做汤,植株可腌渍。根、茎、叶、花萼及果实均可入药,有散寒、理气及解鱼蟹毒的作用,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生食、配料、装饰和外销蔬菜。 

紫苏生产上多采用播种繁殖法。方法是先在温床中育苗,当真叶长至3-4片时移植于另一块地中定植。

紫苏具有较强的分枝和发生不定根的能力,所以也可利用紫苏侧枝进行扦插育苗。利用紫苏侧枝进行扦插育苗具有以下优点:①育苗时间比播种育苗短20-25天;②幼苗根系粗壮,生长势和抗逆性较强;③营养生长快,可比用种子繁殖的幼苗提前30天左右进入丰产期;④可较好地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提高成品率(叶形);⑤增加茬口,提高年产量;⑥此方法简单、经济、实用,可大大节约育苗时间和费用,增加亩产和纯收入。

下面以棚内扦插为例,介绍紫苏侧枝扦插育苗快速繁殖技术:

一、确定扦插时间扦插育苗的时间视不同的栽培期而定,一般待母株定植长出侧枝后,剪取侧枝或芽进行扦插。

二、设置扦插地点在棚内温度、湿度适宜,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可扦插在畦内钵中,也可直接扦插到做好的垄上。

三、选择扦插枝在生长势强,抗病力强的植株上选取扦插用的侧枝。一般选择生长健壮、叶色深绿、节间短、长15-20厘米、具有4-5个节、生长完好的侧枝或侧枝顶部作为扦插枝。

四、扦插枝的前期处理

1.剪枝。侧枝选好后,用刀片将它从基部轻轻切下,切口应平滑,呈马蹄形,以利于伤口愈合;也可将侧枝从基部掰下,使侧枝基部呈微平的圆形,加大侧枝与土壤的接触面,加快生根速度。然后,保留顶部一对叶片,其余全部摘去。扦插枝处理好后,将其放在室内晾3-5小时,减少伤流,利于生根。

2.促根。为促进发根,将扦插枝下端2-3厘米长的部分浸入浓度为50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中,浸泡5秒,取出后立即扦插。

五、扦插技术将处理好的枝条插入基质中,深度5厘米左右,插后适当压实插孔口。温度高时,适当遮荫、保湿。

六、扦插后的管理1.前期管理。前期(伤口愈合期)气温白天保持在20-28℃,夜间为13-16℃,地温保持在16-20℃。气温超过30℃时,应适当遮荫、通风、降温,防止枝叶萎蔫。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以上。

2.中期管理。扦插5天后,枝条剪口愈合,开始萌发不定根,枝条有一定的吸水、保肥能力。此时,白天气温保持在25-28℃,夜间为15-17℃,地温保持在18-20℃,可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

3.后期管理。扦插15天后,枝条下端已萌发5-7条长5厘米以上的新根和许多短而突发的不定根。此时,根系吸水、吸肥能力可基本满足扦插枝生长的需要,扦插枝成为新植株,可按正常苗进行管理。

 
 
Tags:苏侧枝 责任编辑:vivi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药食兼用高营养作物紫苏 [下一篇]药用植物紫苏锈病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vivi vivi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46 个
性别:保密
vivi@mmrens.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紫苏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一般紫苏梗每亩产量为250公斤
· 紫苏每亩产1000公斤以上鲜嫩叶时
· 所以导致紫苏开花
· 紫苏病虫害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 紫苏挥发油从5~9月含量逐渐增高
· 促使紫苏采后恢复生机
· 以增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提高紫苏嫩叶的色泽和..
· 紫苏抗病性强

最新文章

· 紫苏挥发油从5~9月含量逐渐增高
· 紫苏抗病性强
· 紫苏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
· 紫苏病虫害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 作出口商品的紫苏
· 以增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提高紫苏嫩叶的色泽和..
· 对不留种田块的紫苏
· 促使紫苏采后恢复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