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药用植物害虫紫苏野螟
2015-07-29   来源:张家口农批网 中国农化服务网 作者:long   字体:【 】  浏览:74次   评论:0
紫苏野螟PyraustaphoenicealisHubner属鳞翅目螟蛾科,可以为害紫苏、荏、糙苏、丹参、泽兰等药用植物,分布在河北、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区。

为害特点幼虫食害寄主叶片,咬断植株的嫩梢,受害率高达50%,严重影响紫苏等生长发育。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7mm;翅展13-15mm。头部桔黄色,头两侧具白条纹。触角微毛状。下颚须黄褐色。下唇须向前平伸,上侧黄褐色,下侧白色。胸部、腹部的背面黄褐色,腹面、足白色。前翅充满紫红色,内横线波状纹向外倾斜,外横线在Cu1到ML脉之间弯曲,内侧有1条朱红色带,外缘线、内缘线朱红色。后翅的顶角深红褐色,从前缘到臀角上方具斜线1条。

卵扁圆形,灰白色或浅黄色。

幼虫末龄幼虫体长16-18mm,分青绿和紫红两种色型。头部浅褐色,具深褐色点状纹。沿背中线、气门下线两侧及腹中线生断续白色带。前胸背板两侧和后缘黑色,中后胸及1-8腹节各有3对黑色毛片。

蛹棕黄色。

发生规律年生3代,以4龄幼虫在残叶或土缝内结茧越冬。翌春4-5月化蛹,越冬代成虫于5月下旬始见,交配产卵、孵化幼虫,7-8月为害重。8-9月部分第二代末龄幼虫及第三代幼虫陆续滞育越冬。夏天卵经3天孵化,幼虫期10-15天,蛹期6-9天。成虫产卵前期3天,产卵期l0天左右,每雌产卵180粒,把卵产在叶背面。幼虫喜吐丝把叶卷成筒状,虫体藏在筒中剥食叶片。进入末龄后常出筒活动,把嫩枝咬断,老熟后在叶内或土缝中结薄茧化蛹。天敌有雷赖氏奴模菌寄生在幼虫上。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合理间作、套作,防止玉米螟转移,合理混种,诱集玉米螟产卵,然后及时灭卵。

(2)生物防治。

在2、3代玉米螟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每667m2释放l万头,连放二次。幼虫期喷洒白僵菌或Bt乳剂。

(3)药剂防治。

加强预测预报,在二代玉米螟百株卵块超过3.72块、三代百株超过4.97块或新梢受害株率3%,应在卵孵化高峰期,马上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50%对硫磷乳油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20%敌氰乳油2000倍液、25%广克威乳油2000倍液、20%灭多威乳油2000倍液。

常用药剂溴氰菊酯、对硫磷、辛硫磷、锐劲特、敌氰、广克威、灭多威。
Tags:苏野螟 责任编辑:long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药用植物害虫紫苏粉蚧 [下一篇]紫苏的采收加工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long long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91 个
性别:保密
long@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紫苏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一般紫苏梗每亩产量为250公斤
· 紫苏每亩产1000公斤以上鲜嫩叶时
· 所以导致紫苏开花
· 紫苏病虫害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 以增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提高紫苏嫩叶的色泽和..
· 紫苏挥发油从5~9月含量逐渐增高
· 紫苏抗病性强
· 促使紫苏采后恢复生机

最新文章

· 紫苏挥发油从5~9月含量逐渐增高
· 紫苏抗病性强
· 紫苏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
· 紫苏病虫害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 作出口商品的紫苏
· 以增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提高紫苏嫩叶的色泽和..
· 对不留种田块的紫苏
· 促使紫苏采后恢复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