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大棚保护地香椿白粉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2017-05-16   来源:怒江农批网  作者:xiaoma哥   字体:【 】  浏览:83次   评论:0

大棚保护地香椿白粉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白粉病是香椿的主要病害,近几年发病愈来愈普遍,已经对棚室香椿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产量损失高达70%以上。南方地区发生较普遍,一般病株率30%~50%,严重时病叶达50%以上,严重影响树冠发育和树势,降低椿芽的产量和品质,而化学药剂防治又易产生抗药性,因此,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药剂,减轻病菌危害。

1病原与危害症状

该菌为专性寄生菌,只能在活体上进行寄生生活。除危害瓜类蔬菜外,还可危害豆类蔬菜和多种草本和观赏植物。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侵染枝条。在叶面、叶背及嫩枝表面形成白色粉状物,后期于白粉层上产生初为黄色、逐渐转为黄褐色至黑褐色大小不等的小粒点,即病菌闭囊壳。叶片上病斑多不太明显,呈黄白色斑块,严重时卷曲枯焦;嫩枝染病后扭曲变形,最后枯死。

2发病条件

该病在棚室流行的温度为16~24℃。对湿度的适应范围广,当空气湿度在45%~75%时发病快,超过95%时显著抑制病情发展。一般在雨量偏少的年份发病轻。遇到连阴天、闷热天气时病害发展迅速。在植株长势弱或者徒长的情况下,也易发病。

3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叶及病枝上越冬,第2年春天病菌借风雨传播侵染。病菌由气孔侵入叶片,在叶背上产生大量白色粉末状病菌孢子使病害扩散蔓延。条件适宜时,病害发生周期很短,1年可反复感染多次。发病后病情一般都较重,防治不及时则难以控制,因而必须在预防的基础上,配合药剂防治。

4综合防治

4.1加强栽培管理要重视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4.2棚室清理及时清理病枝、病叶,集中堆沤处理或烧毁,切不可乱扔,防止病菌孢子在棚内飞扬。

4.3合理施肥底肥需增施磷、钾肥,生长期间避免氮肥的过量使用。适时浇水和追肥,增强植株生长势和抗病能力。

4.4烟熏技术白粉病发病初期,每50平方米用硫磺120g、锯末500g拌匀,分放几处,傍晚开始熏蒸1夜,第2天清晨开棚通风,或用45%百菌清烟熏剂每公顷3.75kg进行熏蒸。

4.5生态防治棚室香椿应加强通风管理,控制病菌的发育和侵染。在晴天上午需防风,使棚温迅速升高,棚温升至33℃再开始放顶风;31℃以上高温可减缓该病菌孢子萌发速度,推迟产孢,降低产孢量。当棚温降至25℃以下,中午继续防风,使下午棚温保持在20~25℃。当棚温降至20℃时,关闭通风口,以减缓夜间棚温下降,夜间棚温保持15~17℃。阴天打开通风口换气。

4.6药剂防治在香椿发芽前或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30%百科乳油3000倍液、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2%农抗120、武夷菌素200倍液,均匀喷施于枝叶。喷药时,要注意中、下部老叶和叶背处喷匀。在发病初期,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Tags:白粉病 责任编辑:xiaoma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但野生香椿由于量少、采摘难、供.. [下一篇]一般是以自然生长的芽子采收期作..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xiaoma哥 xiaoma哥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78 个
性别:保密
1889868@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香椿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香椿一般为偶数(稀为奇数)羽状复叶
· 香椿树干则常呈条块状剥落
· 国家重点香椿基地河南省卢氏县潘河镇尤里卡香椿..
· 香椿为5个
· 为城乡大量生产香椿绿色食品开辟了新里程
· 把田中的香椿叶子撸光起出栽植以窖内
· 芽苗香椿菜有土栽培技术
· 香椿种子的巧催芽

最新文章

· 为城乡大量生产香椿绿色食品开辟了新里程
· 香椿苗防冻办法
· 国家重点香椿基地河南省卢氏县潘河镇尤里卡香椿..
· 芽苗香椿菜有土栽培技术
· 香椿为5个
· 冬季快速培育香椿芽
· 香椿树干则常呈条块状剥落
· 香椿种子的巧催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