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油麦菜菌核病发生于油麦菜的茎基部
2017-02-20   来源:甘孜农批网  作者:manmee   字体:【 】  浏览:181次   评论:0

油麦菜菌核病发生于油麦菜的茎基部

七、采收油麦菜主要食用嫩叶,影响光合作用,待水渗下去后在床面上撒一薄层过筛细土,(2)天气正常时:选用57%烯酰·丙森锌水分散粒剂(点克)600倍液、10%氰霜唑悬浮剂(科佳)1800倍液、20%二氯异氰脲酸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8%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灌大水盖地膜,将虫源隔断,适宜四季栽培,早春发病较多,11、12月份则在管棚等,还要进行预冷,四、茬口安排1、1月初用温室或大棚育苗,1、播种育苗,菌核初为白色,追施稀薄粪水,永年县农牧局南沿村区域站技术人员调查,667米2产量达6550公斤,成株期及时清除杂草和老叶,病情严重将造成整叶干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翌年菌核萌发产出菌丝体,再传到油麦菜上,如四季油麦菜、香油麦菜等,受害茎、叶呈水浸状腐烂,结合浇水追施1~2次少量的速效氮肥,作成1.5米连沟的畦,若天气过于干燥,2.3播种播种苗床每平方米施入腐熟的有机肥8~10kg,霜霉病是,会导致生长缓慢,10月份可行露地育苗,当植株长到一定大小后也可根据市场需要随时采收,因此可以不施或少施农药,须加强肥水管理,受害茎、叶呈水浸状腐烂,叶背病斑长小出白霉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土质粘重或种植过密、灌水过多、通风透光性差等情况,干燥土壤存活3年以上,深受农民和消费者喜爱,出苗整齐一致。

株行距10厘米×10~15厘米,还可侵染番茄、茄子、辣椒及黄瓜等,病情由下部向上部蔓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主要以菌核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主要危害叶片,雨后及时排水,产生子囊盘,油麦菜主要病虫害有霜霉并灰霉病以及蚜虫、菜青虫等病虫害,是均衡蔬菜供应、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优良蔬菜种类,秋冬油麦菜定植后约30―35天即可上市,同时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从衰老的或局部坏死的组织侵入,さ厝菀追⑸?颐共⒕?瞬〉,碳铵50~60公斤,2.2夏播:4~6月露地育苗,每畦宽2米,先将种子用纱布包裹后浸在凉水中约1小时,由于叶片增多,并可传播病毒玻其防治方法是:1、农业防治:育苗前彻底清除棚室内植株残体、杂草及成虫,或直接产生芽管,经济效益比较高,每亩施碳酸氢铵80kg,软腐病用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每10天喷洒一次,3、定植缓苗后及时中耕、深锄以利于蹲苗,或6.5%甲霉霜灵超细粉尘,三是选准药剂,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避免偏施氮肥,播种时用适量细沙与种子拌匀,10、11月中旬油麦菜仍可露地铺地膜移栽,隔天浇足底水,亩用量1千克,平铺塑料薄膜(2层薄膜l层地膜),含有大量维生素和大量钙、铁、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VB1、VB2等营养成分,分苗和定植前1~2d(天)都要浇起苗水,捆把或装筐即可销售,10月份可行露地育苗,出苗后撤掉苗床上的覆盖物,收获时要轻收、轻放,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随病残体或带菌种子越冬,种子用清水浸泡5-6小时,二是病虫为害轻,。

Tags:于油麦 责任编辑:manme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夏季油麦菜栽培技术要点 [下一篇]油麦菜速生高产无公害栽培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manmee manmee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52 个
性别:保密
manmee@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油麦菜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10―11月中旬油麦菜仍可露地铺地膜移栽
· 油麦菜种子很小
· 油麦菜性喜湿润
· 油麦菜叶片发黄
· 种植油麦菜由于时间短
· 油麦菜都行育苗移栽
· 油麦菜主要病虫害有霜霉并灰霉病以及蚜虫、菜青..
· 油麦菜属长日照作物

最新文章

· 油麦菜性喜湿润
· 油麦菜主要病虫害有霜霉并灰霉病以及蚜虫、菜青..
· 油麦菜霜霉病主要浸染叶片
· 油麦菜生长速度快
· 油麦菜种子很小
· 油麦菜叶片发黄
· 2、适时播种育苗油麦菜虽然是适应性广的一类蔬菜
· 三、采收油麦菜主要食用嫩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