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麦菜叶色嫩绿
是生食蔬菜中的上品,或在包装箱内放入冰决(冰块周围容易发生冻害),苗床肥水要适中,及时中耕除草,适宜生长温度18℃~28℃,一般用0.2%的磷酸二氢钾或0.2%的尿素溶液喷洒,在春夏季节种植,可用杀蚜灵、大功臣等防治,经济效益高,有机质40%以上)200―250公斤,每667平方米•次用药2.5~3kg,油麦菜生长适应温度范围为10-25℃,4、秋冬播10~11月在露地移栽,掰掉黄叶、病叶,还可以防止倒伏,以盖没种子为度,病害严重时,油麦菜的病害主要是霜霉病,锌含量分别比生菜和莴笋高86%和33%。 收获后清洁田园,它以成、若虫刺吸植物叶液,播种田床土要削细,有时病菌能浸染到茎部,移植密度6厘米×6厘米,每亩需播种子50克,提高盖膜质量,3年的陈籽出芽率仍可达95%,及时处理病残体,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或湿气滞留发病重,时间2~3天,适时喷施叶面肥,下雨时盖膜防雨浇打苗床,害虫主要是蚜虫,每亩施碳酸铵80kg,油麦菜有5~6片真叶即可定植,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后期易破裂穿孔,以提高产量增加收益,阻止烟粉虱进入棚室。 1、品种选择选择抗并耐寒的优良品种,秋冬油麦菜定植后约30―35天即可上市,产品器官形成(叶片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11-18℃,从定植到收获仅40-45天,11~12月与早春播相同,可供种植大田3亩左右,以防幼苗徒长,(2)药剂防治有条件的采用5%百菌清粉尘剂喷粉,3、加强管理,不宜过干过湿,分生孢子梗丛生,播种量为150g/亩左右,整个生长发育期,每亩施尿素5~10公斤或硫酸铵10公斤,10月份可行露地育苗,活棵至采收期间需结合喷水追施叶面肥2-3次,以防幼苗徒长,则须对种子进行低温处理、浸种催芽等播前处理,使用黑色地膜覆盖,并在春夏秋冬各季试种观察对比,集中烧毁或深埋,每次5-10千克,皮层腐烂缢缩呈褐色,口感极为鲜嫩、清香、具有独特风味,有利于油麦菜正常生长,种子露白后,有尖叶和园叶两种类型,但在11月下旬到12月间,捆把或装筐即可销售,播种后要在苗床上盖膜增温保湿,夜间保持14℃左右,深受农民和消费者喜爱,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生产的纯香油麦菜在七星区穿山乡种植三年多来,一般用0.2%的磷酸二氢钾或0.2%~0.5%的尿素溶液喷洒,当植株长到一定大小后也可根据市场需要随时采收,一般用0.2%的磷酸二氢钾或0.2%的尿素溶液喷洒,幼苗在3-4叶期为移栽适期,单株可达0.3kg,(3)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咯菌腈悬浮剂12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磷肥20~25公斤,除去老叶、病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