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油麦菜菌核病成因及预防
2017-05-04   来源:忻州农批网  作者:蓝猫打老师   字体:【 】  浏览:150次   评论:0

油麦菜菌核病成因及预防

油麦菜菌核病的发病症状。油麦菜菌核病发生于油麦菜的茎基部。染病部位多呈褐色水渍状腐烂,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密生棉絮状白色菌丝体后形成菌核。菌核初为白色,后逐渐变成鼠粪状黑色颗粒状物。染病株叶片凋萎终致全株枯死,整株腐烂。
病菌还可通过易感染的杂草,如灰灰菜等,再传到蔬菜上。温度20℃,相对湿度高于85%发病重。湿度低于70%,病害明显减轻。此外,密度过大,通风透光条件差,或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块,或偏施氮肥,连作地发病严重。保护地内尤其严重。
如何预防油麦菜菌核病:
1、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子消毒,可用8%盐水浸种除去混杂在种子中的菌核,经处理过的种子须用清水洗净再播种。
2、清除田间病残体,进行土壤消毒。播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减少田间菌源。油麦菜菌核病重发区,利用春茬菜收获后的休闲期,每亩施石灰100公斤,加碎稻草500公斤,深翻25-30厘米,起高垄,灌大水盖地膜,处理30天左右,期间沟里始终装满水,可使土壤中菌核腐烂。温室利用春茬菜收获后休闲期密闭日光温室7~10天,对土传病害均有效果。
3、定植前在苗床可喷洒40%新星乳油。
4、适期定植。培育适龄壮苗,苗龄6-8片真叶为宜。带土定植,移栽密度不宜过高,提高盖膜质量,使用黑色地膜覆盖,将出土的子囊盘阻断在膜下,大幅度减少初侵染机率。及时摘除病叶或拔除病株深埋,并与化学防治相结合,但在高温期要注意浇水降温,或推迟定植期避免高温为害。
5、合理施肥。
6、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灌。
7、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先清除病株、病叶,再选用50%速克灵粉剂50克兑水40~50千克喷雾;病害严重时,可酌情加大药量,5~7天喷施一次,喷药时间应选晴天午后3时或雨后转晴叶面不带露水时较好。

Tags:成因及 责任编辑:蓝猫打老师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油麦菜栽培有以下三个特点 [下一篇]油麦菜是近几年风靡上海市场的一..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蓝猫打老师 蓝猫打老师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07 个
性别:保密
lanmao@wangzi.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油麦菜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10―11月中旬油麦菜仍可露地铺地膜移栽
· 油麦菜种子很小
· 油麦菜性喜湿润
· 油麦菜叶片发黄
· 种植油麦菜由于时间短
· 油麦菜都行育苗移栽
· 油麦菜主要病虫害有霜霉并灰霉病以及蚜虫、菜青..
· 油麦菜属长日照作物

最新文章

· 油麦菜性喜湿润
· 油麦菜主要病虫害有霜霉并灰霉病以及蚜虫、菜青..
· 油麦菜霜霉病主要浸染叶片
· 油麦菜生长速度快
· 油麦菜种子很小
· 油麦菜叶片发黄
· 2、适时播种育苗油麦菜虽然是适应性广的一类蔬菜
· 三、采收油麦菜主要食用嫩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