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油麦菜褐斑病
2015-07-29   来源:遵义农批网 蔬菜病虫害智能识别防治系统网 作者:信鉴科技   字体:【 】  浏览:85次   评论:0
症状病斑生在叶片的正背两面,叶面病斑圆形、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宽1~8mm,浅褐色至褐色,中央灰白色,边缘黄褐色,叶背病斑颜色稍浅。

病原Cercosporalactucae-sativaeSawada称莴苣尾孢,属真菌界半知菌类(无性孢子类)。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生在叶两面,无子座或仅由数个褐色细胞组成。分生孢子梗单生或1~12根簇生,浅褐色,不分枝,具1~4个曲膝状折点,顶部圆锥形,0~4个隔膜,25~115×4~6(μm)。孢痕疤明显加厚,宽2~3μm。分生孢子针形至圆柱形,无色,直立,顶部尖,基部倒圆锥形,多个隔膜,31~117.5×3~5(μm),除为害莴苣外,还为害山苦荬、山莴苣、长叶莴苣、细叶苦荬菜。

病害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丛在病残体上越冬,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气流及雨水溅射传播蔓延。通常多雨或雾大露重的天气有利发病,植株生长不良,或偏施氮肥长势过旺,会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1)注意田间卫生,结合采摘病叶片收集病残体携出田外烧毁。(2)清沟排渍,施用腐熟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适时喷施大然芸薹素等,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抵抗力。(3)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咯菌腈悬浮剂12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0~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Tags: 责任编辑:信鉴科技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油麦菜病毒病 [下一篇]油麦菜的采收及贮藏技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信鉴科技 信鉴科技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21 个
性别:保密
xinjian@0668me.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油麦菜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10―11月中旬油麦菜仍可露地铺地膜移栽
· 油麦菜种子很小
· 油麦菜性喜湿润
· 油麦菜叶片发黄
· 种植油麦菜由于时间短
· 油麦菜都行育苗移栽
· 油麦菜主要病虫害有霜霉并灰霉病以及蚜虫、菜青..
· 油麦菜属长日照作物

最新文章

· 油麦菜性喜湿润
· 油麦菜主要病虫害有霜霉并灰霉病以及蚜虫、菜青..
· 油麦菜霜霉病主要浸染叶片
· 油麦菜生长速度快
· 油麦菜种子很小
· 油麦菜叶片发黄
· 2、适时播种育苗油麦菜虽然是适应性广的一类蔬菜
· 三、采收油麦菜主要食用嫩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