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大蒜叶枯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2015-07-29   来源:庆阳农批网 盐津县农业局种子站 作者:火红的太阳   字体:【 】  浏览:100次   评论:0

叶枯病不但危害大蒜,而且危害大葱、洋葱、韭菜等葱蒜类蔬菜。分布广,危害重,在大蒜产区暴发流行,损失很大。
 
1、症 状: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蒜薹,多从下部老叶尖端开始发病。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渍状,叶色逐渐减褪,叶面出现灰白色稍凹陷的圆形斑点。病斑扩大后变为灰黄色至灰褐色,空气湿度大时为紫黑色,病斑表面密生黑褐色霉状物,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最后散生小黑点,即子囊壳。病斑形状不整齐,有梭形和椭圆形。病斑大小不一,小的直径仅5~6毫米,大的可扩展到整个叶片。发病部位由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扩展蔓延。蒜薹一抽出就可染病,病斑和叶片上的一样。发病严重时,地上部提早枯死,花薹不易抽出甚至枯黄,使蒜头和蒜薹产量降低;蒜头因未充分成熟,不耐贮藏;染病蒜薹不但外观品质大大降低,而且在冷藏期间病部失水凹陷或腐烂断条。
 
2、病 原 :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匐柄霉属真菌。子囊壳球形或椭圆形,黑褐色。每个子囊壳内有子囊20~30个,子囊黑色,长筒形或长椭圆形,子囊之间有丝状物相隔。每个子囊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多细胞,有纵、横隔膜。 

3、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以菌丝体或子囊壳在病株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借风、雨、流水、种瓣、肥料、人、畜、工具等媒介传播。叶枯病菌为弱寄生菌,生长健壮的植株不易染病。常与紫斑病同时发生。雨量多、湿度大、气温高、缺肥、植株早衰的田块发病较严重。 

4、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抗病力。 
②加强田间排水及松土保墒工作,降低田间湿度,控制发病条件,田间操作时避免损伤叶片,以减少伤口。 
   ③及时发现病株,收集后烧毁或深埋。 
④播种前种瓣用40%~50%温水浸泡1个半小时,预防种瓣带菌。 
⑤发现中心病株后,喷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敌枯唑(叶枯灵)粉剂1000倍液,或10%杀枯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为增强药液在叶片上的附着力,药液中可加入0.1%的洗衣粉。 

Tags:叶枯病 方法 责任编辑:火红的太阳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0年种植大蒜应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大蒜长势不同肥水管理是关键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火红的太阳 火红的太阳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95 个
性别:保密
huohang@360.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大蒜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大蒜适宜的土壤pH值是6.0-7.0
· 大蒜总叶片长至11―13片时
· 大蒜长出3―4片叶时
· 洱源县种植的早熟大蒜具有早熟、独蒜率高、果头..
· 大蒜蒜苔伸长和蒜头膨大的共生期
· 笔者现将近年来大蒜栽培上出现的令人头痛的两大..
· 诱导较大蒜瓣的植株提早花芽分化而抽苔
· 这种现象在大蒜主栽培区最为常见

最新文章

· 大蒜适宜的土壤pH值是6.0-7.0
· 诱导较大蒜瓣的植株提早花芽分化而抽苔
· 洱源县种植的早熟大蒜具有早熟、独蒜率高、果头..
· 这种现象在大蒜主栽培区最为常见
· 大蒜总叶片长至11―13片时
· 问题一:大蒜年前长相正常
· 大蒜长出3―4片叶时
· 笔者现将近年来大蒜栽培上出现的令人头痛的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