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葡萄树萌芽展叶、枝蔓伸长及抽穗、开花坐果的季节,葡萄正经历从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加强葡萄树春季管理对葡萄提质增效起到关键作用。施肥作为葡萄生产中一项重要管理内容,京郊果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当做法,对葡萄品质和产量产生很大影响。现将葡萄施肥上存在的误区总结如下,供广大果农参考。 误区一 施肥部位太集中 葡萄根系多分布在20-60厘米的土层中,水平分布大于垂直分布,施肥部位太集中,在生产中很普遍,不少幼树因此发生肥害,造成根死、树干干枯现象。肥料在土壤里能移动的距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施肥比较集中时,只有部分根系在吸收营养。施肥集中,容易造成肥料在局部浓度过高,出现烧根现象。根系吸收营养主要靠毛细根在吸收,而离主干过近的地方,毛细根分布很少,大多是比较粗的根系,这些根主要是运输从毛细根吸收来的营养和水分,没有吸收功能。离树干过近施肥时,不但吸收利用率低,极易造成较粗根系烧坏,对树生长影响巨大。 误区二 施肥后浇水配合不当 在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的葡萄园,滴灌时果农习惯每次都加肥料,而且滴完肥料马上停止滴清水。由于每次滴的水量都有限,地表的水分蒸发后,造成土壤里肥料浓度越来越高,最后烧坏根系。水肥一体化葡萄园应该是滴肥料前先滴15分钟清水,滴完肥料后再滴30分钟清水。 误区三 施肥时期欠科学 葡萄施肥时期应密切结合葡萄的生长发育阶段。萌芽后,随着新梢生长,叶面积逐渐增大,对氮肥的需求迅速增加;随后,浆果生长和发育对氮肥的需求量加大,植株对氮肥的吸收量明显增多;在开花、坐果后,磷的需求量稳步增加;在浆果生长过程中钾的吸收量逐渐增加,以满足浆果的生长发育需要。很多葡萄种植者不了解葡萄需肥规律,想当然地认为施肥越多葡萄就长得越好,产量越高。很多果农在施肥时非常盲目,互相攀比,施肥量越来越大。 误区四 全园撒施弊大于利 生产中有很多果农习惯把有机肥撒于全园中,用铁锨或小型农机进行浅翻,这种施肥方法使20厘米以内的吸收根获得大量有机营养,对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有重要的意义。但连年浅施有机肥易导致根系上浮,这些上浮的根系极易遭受冻害、旱害的影响,从而使树体在根系受害后变得极度衰弱而难以恢复。改进方法是:浅施和深施相结合,浅施后也可结合进行树盘秸秆覆盖。 误区五 施肥元素搭配不合理 过多施用氮磷钾肥,忽视微量元素需求,葡萄出现大小粒。 在葡萄生产中,微量元素从某种程度说,需求量不是太大,但作物缺一不可,一旦缺少了微量元素,葡萄就不能正常生长,将影响到葡萄的生长发育。葡萄缺硼叶淡并带有黄斑,新梢生长不良,只开花不结果,浆果发育差,果粒大小不一;缺钙叶片严重烧边,茎坏死,成熟后不久花序主轴皮层上出现浅凹坏死;缺锌叶小而边缘尖锐,叶柄凹曲开阔,叶脉微显突出,果粒大小不一,同一串果有正常果粒和无籽小果粒夹杂而生。缺锰果粒着色不一,生熟夹杂等。微量元素可用于叶面喷施,用量不能过多,应遵行使用说明合理科学施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