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标准化示范区的改进措施无公害早川葡萄
2015-07-30   来源:淮南农批网  作者:月光莫利亚   字体:【 】  浏览:89次   评论:0
推进农业标准化,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标准化生产的技术措施,控制农药残留量、减少有害物质,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晶、有机食品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其它有毒素、有害物质超标,导致的农产品污染和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建立与中国农业和农村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因此,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积极实施标准化的管理,才能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食品。

一、葡萄生产的现状

江苏省句容市目前已建葡萄园5000亩左右,其种植规模、种植技术和鲜食葡萄的产品质量在省内处领先水平,从1990年开始,在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的日本先进葡萄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首创早川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并在省内外推广应用。

1990年初,句容市春城镇丁庄和万家只有两农户种植葡萄,但长期以来是分散经营,农民自产自销,缺乏统一领导和组织,生产经营出现不平衡的现象。1993年以后以葡萄大王方继生为主的少数几个大户,由于懂技术、会管理、按标准进行生产,生产出的葡萄品质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他们的葡萄按每公斤14元的价格上市,时间不长就被抢购一空,而一些小户因为缺乏技术、不懂管理,产品上市无人问津,出现难卖现象,市场的现实使大家认识到,葡萄生产也必须按标准生产。1997年,种植户在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正确引导下,成立了葡萄协会。1999年,又成产了葡萄合作社,将生产技术上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到生产、管理、技术、标准、营销等各个方面。园区现有种植户300多户,园区面积2200亩左右。合作社从生产到销售进行标准化管理,实现五个统一,即统一定穗疏果、统一施肥标准、统一供药用药、统一品牌包装、统一价格销售。该园“继生”牌葡萄每公斤售价在14元以上,种植户每亩经济效益在1万元左右,比常规经济作物经济效益高出10倍以上。

二、无公害早川葡萄标准化已取得的成绩

通过对《无公害农产品葡萄早川式栽培技术规程》标准的制定和对广大葡萄种植户的宣传推广,指导和促进无公害葡萄的生产,通过标准化推广实施,提高了广大农户和各级农业科技人员的农业标准化意识,减少化肥农药投入,推广先进的施肥和植保技术,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葡萄示范园的建立为苏南地区开发利用荒坡野地,缓解丘陵山区水资源匮乏的矛盾,为发展高效特色农业致富农民提供了一种典型示范,同时对美化环境,改善生态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将向人们展示一个集生态、旅游、观光、高效的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园。

(一)葡萄农业标准化工作体系运行有序

一是部门配合,协同攻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科研攻关,协同合作,以生产实践归纳的规范栽培体系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生产技术发展动态与市场需求,参照有关标准,制定适合本地区推广应用的早川式葡萄栽培的生产技术规程及相关标准,二是以点带面,有序推进。经春城镇、白兔镇、行香镇为项目示范点,结合农业结构调整,以标准的推广实施为契机,推广早川式葡萄栽培技术,以点带面辐射全市。同时建好示范区无公害早川葡萄标准实施的技术服务网络,做好技术服务及农资管理工作。三是广泛宣传,强化培训。利用电台、电视台、逐级开展技术培训,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四是加强考核,目标管理。做好项目的组织领导、规范实施、协调检查等工作。

(二)建立了示范区进行典型示范

1.以农业标准化项目拉动农业标准化工作。为确保农业标准化项目的顺利实施,拉动该区域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选择了具有较好市场优势的优良早川葡萄品种,开展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通过制定方案,确保有计划、有步骤实施。

2.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确保农业标准的贯彻实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要将农业标准化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必须将依托单位转移到农业产业化中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龙头企业上来,采用“公司+标准+农户”新的运营模式,运用经济纽带和标准纽带,把葡萄合作社、农户有机结合起来,使标准实施与经济利益和生产效益挂钩,使标准贯彻实施变成自觉行为。

3.建立了农产品标准体系,确保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在标准体系建设上,一是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二是建立体系框架。三是广泛收集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标准。四是成立起草小组制定标准。五是进行试验示范。六是组织审定发布实施标准。

4.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是实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基础和条件,为此,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时,一是狠抓了现有基地建设,二是完善现有基地生产加工能力,扩大无公害早川葡萄生产。

5.实施品牌战略开拓市场。贯彻实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满足市场需要、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合作社通过树立“继生”牌葡萄,实施品牌战略开拓市场发展战略。

6.建立农业监测体系,确保标准贯彻实施。贯彻实施农产品标准体系,关键的一环在于监测体系的建设和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

三、葡萄生产区存在的问题

句容市的葡萄标准化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突出反映在农业标准化的工作基础还很薄弱,农产品的清洁生产问题仍未解决,农药、化肥残留和重金属的检验、检测、示范园区、基地建设仍未走上科技化、标准化管理的轨道,农产品标准和规程制定相对滞后,葡萄标准体系、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农业标准推广实施力度不大,缺少必要的投入和有效的法律保障,这已成为葡萄产业发展的“瓶颈”。

句容市的葡萄虽然种植时间较长,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产业。但总体上葡萄的生产还是一种粗放式生产,靠一家一户生产,靠农贸市场叫卖,葡萄合作社还是一个松散的农民组织,葡萄合作社还未发挥真正作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不能适应农产品市场竞争的需要。我市葡萄生产品种单一,新品种引进迟缓,标准化水平较低,未形成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创汇潜力难以发挥。

2.不能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的需要。葡萄生产的质量安全标准滞后。

3.标准技术水平普遍偏低。葡萄生产现在虽然有一些标准,但是标准数量少,体系不健全,特别是缺少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技术标准。

4.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控标准。农产品的污染不仅存在于生产过程,而且在收获、收购、加工、包装、储藏、运输中也存在污染,而这方面缺少质量安全监控标准。

5.残留限量标准体系不健全,相关检测监督较少。

四、建立农产品生产的安全质量标准体系的改进措施

(一)要严格执行安全质量标准。第一,已有国家、行业标准的推行实施国家、行业、省地方标准;第二,还没有国家、行业和省地方标准的,根据句容市生产实际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制定相关地方标准;第三,对句容市的葡萄生产环境,尽可能的根据本地自然生态、生产技术特点,建立符合当地实际,又与国家、行业等农业产品质量要求一致的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由此,通过对国家、行业和省地方标准的推行实施,在句容市尽快建立起葡萄质量标准体系,促进全市葡萄质量的提高。

(二)逐步建立健全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要对已有国家、行业或省地方技术规程的,以国家、行业、省地方生产技术规程为依据,结合句容市生产实际进行修订和补充,形成适合本市葡萄生产的实际技术规程。

(三)逐步建立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管理监测体系。依据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地环境要求》,对葡萄生产基地的有害物质进行严格控制。

(四)建立农业生产投入品的标准化体系。加强对肥料、农药、种苗、农机具及零配件、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监督体系,确保农业生产投入品的优质无公害。

(五)建立农产品加工的标准体系。实施农产品加工、运输、包装、销售全过程无公害,真正做到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生产。
 
Tags:范区的 施无公 责任编辑:月光莫利亚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未来葡萄保鲜技术发展趋势 [下一篇]水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月光莫利亚 月光莫利亚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64 个
性别:保密
yueguang@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葡萄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江南地区种植的“巨峰”、“夏 黑”和“藤稳”系..
· 葡萄各时期病害防治用药及用肥汇总,看完这里就..
· 葡萄满球红
· 原来日本是这么处理葡萄果穗的?你是怎么处理的?
· 李春雨:葡萄无核化栽培管理技术
· 葡萄灰霉病、褐斑病、卷叶病的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 硼肥在葡萄上的施用技术
· 葡萄园建园必备工具及特殊使用技巧(第一篇)

最新文章

· 我国的葡萄酒则以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生产的为佳
· 此法在老葡萄园常用
· 均属葡萄酒之列
· 三、施基肥的方法:施肥沟位置在葡萄定植行一侧
· 是一个罕见的集早熟、大粒、优质、抗并易着色、..
· 晚熟葡萄(红地球)在采收后即可施入
· 夏天的味道~杨凌恒丰农业的葡萄熟了,连空气都是..
· 葡萄与野草相爱了,结果,葡萄成了高富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