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核桃果象发生规律及防治
2015-07-29   来源:博尔塔拉农批网  作者:mina   字体:【 】  浏览:75次   评论:0
核桃果象又名核桃长足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主要以幼虫为害果实,引起落果,严重甚至绝收;成虫咬食芽苞,使其枯萎脱落,次年形成枯梢。

一、危害

核桃果象主要以幼虫为害果实,被害果上有明显产卵孔,由此流出汁液,孔口变为黑褐色;幼虫蛀入果内食害种仁,果内充满宗褐色粪便,果实变为空壳,6--7月造成大量落果,后期受害则成为黑褐桃,漂洗不白,商品价值低;成虫咬食芽苞,使芽枯萎脱落,次年形成枯梢,故有一年受害两年减产之说。

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2mm,黑褐色略有光泽,密布棕色短毛,头管较粗,其上密布小刻点,长3.5--5mm,触角膝状有纵沟,着生于头管1/3处,前胸背板密布黑色瘤状突起,鞘翅上有明显的条状纵带,鞘翅基部明显向前凸出。

卵。长1.2--1.4mm,椭圆形,半透明,初产时黄白色,孵化前变为黄褐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4--16mm,弯曲,肥大,头部棕褐色,其余部分淡黄色,全体呈镰刀状弯曲。

蛹。长约12mm,初为乳白色,后变为黄褐色。

三、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据观察,该虫在山地主要分布于海拨500--1500m地段,每年仅发生1代,以成虫在树干基部阳面的粗皮缝中或向阳处的杂草、表土层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虫开始出蛰活动,上树取食芽苞,以补充营养。成虫行动迟缓,飞翔力弱,具有假死性,喜光,多在阳面取食活动,5月初开始交尾产卵,产卵前先在果面咬约3mm深的卵孔,然后产卵于孔口,并调头用头管将卵送入孔底,再用淡黄色的胶状物将孔封闭,每孔一粒,每果着卵1--2粒,到了黄昏便停在枝条或叶柄上,每头雌虫可产卵10--195粒,平均122粒,卵期5--7天,幼虫孵化后蛀入果内。4月底--5月上中旬发生的幼虫百要皮硬化前主要取食种仁,蛀道内充满黑褐色虫粪,仁变黑,6--7月引起大量落果。6--7月发生的幼虫多在中果皮取食,果面留有条状凹黑色虫疤,种仁瘦小,品质下降。6月下旬开始化蛹,7月上中旬成虫羽化后在树上取食芽苞,后寻找场所越冬。

四、防治

1、注药。4月下旬扒开树干根部表土,分别选择与树干主枝伸展方向相同的主根,用直径为1.50m的木工手钻钻取1--2个孔洞(深度因树体大小而异),掏尽洞内木屑。按树干直径,选择适宜浓度药液进行注药,再用棉球封住孔口并覆土以利伤口愈合。间隔一周后再进行第2次注药。

2、树冠喷药。为了有效防治,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时期,成虫出蛰盛期、产卵期、幼虫孵化期(海拔600m地段在五?一前一周至五一后两周)。最佳药剂为40%乐氰乳油3000倍,2.5%功夫乳剂2000倍,其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也可采用每升含孢子量,2亿的白僵菌液喷雾,其相对湿度在80%。

3、人工灭杀。及时拾尽地上落果,摘除树上被害果,集中处理以消灭幼虫、蛹和未出果的成虫,也可在成虫发生盛期振动树干,树下铺置塑料布,收集并处理落地成虫。

4、冬季深挖树盘清除杂草和灌木,并用0.5kg辛硫磷兑水50--100kg喷洒地面,杀死土中越冬成虫。

5、从地面拾得的被害果中观察发现,一些蚂蚁、寄生蝇是核桃果象的天敌,但对其保护、招引、有待进一步研究。
Tags: 责任编辑:mina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樱桃番茄大棚越夏要点 [下一篇]猕猴桃蒂腐病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mina mina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83 个
性别:保密
mina@www.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桃树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番茄品种 桃太郎
· 桃树花后管理四措施
· 桃树营养袋苗培育技术
· 中华猕猴桃果醋的加工制作
· 黄桃病害发生与防治
· 桃树栽培的早果丰产技术措施
· 桃树叶卷曲发黄啥原因
· 桃树进行果实套袋的技术要点

最新文章

· 桃树花后管理四措施
· 中华猕猴桃果醋的加工制作
· 桃树栽培的早果丰产技术措施
· 猕猴桃保鲜技术介绍
· 桃树进行果实套袋的技术要点
· 猕猴桃浓缩汁的加工技术
· 河北省邢台县:桃树日灼病管理措施
· 速溶核桃营养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