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
中国网山东频道聊城4月21日讯 东阿经济开发区把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作为做好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重要突破口,使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体,支撑农民增收。
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东阿经济开发区进一步加大开发区开发建设力度,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积极开发道路保洁、绿化养护、社区服务等公益性就业岗位,优先满足失地农民、零就业家庭和特困家庭人员的就业需求。
依托新项目建设增加就业岗位。近年来,开发区借力国家优惠政策的“东风”,全力以赴推进现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千方百计扩大招商选资规模,大力引进对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效应明显的重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着力引进就业容量大的重大项目,实现投资项目与岗位开发的对接联动。
多措施支持公益性企业的发展。公益性企业是社会企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中呈现诸多亮点。东阿经济开发区科学调研,明确分工,采取奖、补、免三项措施,对安置人员达到一定数量且就业人员相对稳定的企业给予奖励。
全方位促创业带就业。开发区不遗余力地推进各类创业主体特别是农民创业,以创业带就业,扩大就业规模。大力宣传创业文化,强化创业意识,激发创业活力。进一步完善创业贷款、信用担保、创业培训等扶持政策,加大财税、金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使更多的农民实现创业增收。同时,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
近年来,力促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始终是全国工作布局的重中之重,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东阿经济开发区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多角度持续开发就业岗位,让农民富起来,笑起来。(记者 刘洪伟 通讯员 邢怀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