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农民报评:扩规模才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核心和主线
2015-08-18   来源:临沂农批网 中国网山东 作者:火红的太阳   字体:【 】  浏览:43次   评论:0

中国网山东聊城8月18日讯   我国现代农业加快推进,但各种风险挑战和结构性矛盾也在积累聚集,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这两个制约因素始终成为农业向前发展的紧身衣,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也越来越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出路只有一个——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市场在农村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没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是实现不了的,而市场的营运可以整合大家的劳动力,提高经济竞争力。

文章强调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是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就是要“扩规模”,这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核心和主线。只有以适度规模经营为基础,才能充分激发生产者“调结构”的动力;只有以适度规模经营为前提,才有足够拉伸产业链条“强产业”的空间;只有以适度规模经营为保障,才能实现节能减排“可持续”的高效;也只有以适度规模经营为依托,才能获得“提素质”的人才科技支撑。

但是扩大规模并不能盲目,尤其在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的基础发展要顺应时代,要以国家发展大局为重,更要为经济基础做个踏实的积淀,新形势下的扩规模,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通过土地确权和三权分置,进一步明确农民的“产权”。评论称“产权”明晰、三权分置下生产力的优化组合既保护了农户的承包权益,又放活了土地经营权,解决了土地要素配置的问题,既适应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实际,让农村劳动力放心转移就业、放心流转土地,又能够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形成。

所谓扩规模不是无限大,而是公平与效率、发展与稳定双赢下的模式创新。与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户经营管理能力相适应,要考虑到经济账里面有政治账和社会账,不能脱离基本国情。同时,扩规模也要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适度,必须根据地区特征、土地条件、人口密度、经营能力、社会服务水平等多种因素而确定。例如,东北地区和南方沿海地区、西部山区和中部平原地区规模化都不能是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也要随着劳动力的转移情况而改变。文中强调土地经营规模的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土地规模经营面积相当于户均承包面积的10—15倍,是当前应予以重点扶持的适度规模经营。

另外,扩规模不是“摊大饼”,而是多种要素耦合下的协调发展。不能土地聚集但是资金分散,不能规模扩大,耕地质量下降,必须在土地规模化的同时,实现资金、人力、装备、技术等诸多要素的合理配置,保证土地生产率、利用率提高。

文章还提出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适度规模可以通过土地流转积聚土地资源,形成土地规模经营,也可以通过农户间的联合与合作,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展土地托管等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经营主体和服务体系多种多样,要充分调动各类社会资源加快培育经营性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更多样化的商业服务。只有真正扭住“转方式”这一核心,把“扩规模”和调结构、强产业、可持续、提素质等工作相结合,规模化的优势才能真正释放。

Tags:农民报 农业发 方式的 责任编辑:火红的太阳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海南美社村成为首个互联网农业小.. [下一篇]猪价上涨是市场机制合理作用的结果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