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4日新媒体专电(苑苏文 黄梓生)夺走至少半数中国老年人视力的白内障是什么?
它发生在直径只有24毫米的眼球中,使晶状体浑浊导致的成像模糊。
一家公益组织曾在街头分发一种“白内障眼镜”,眼镜用卡纸做镜框、半透明白色油纸做“镜面”,戴上之后,偌大的世界就会失去轮廓,变成苍白一片。这是许多营养不良、半生从事户外劳作的农村老人的“白色噩梦”。
不过,治疗白内障的手术并不复杂,熟练的医生只需十几分钟即可完成操作,手术费约3000元左右,一般可通过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一半以上,或申请国家资助的免费手术。
但现实情况仍不乐观。
“几年前,眼睛忽然不亮了”
被白内障夺走了几乎全部视力后,尽管腿脚还算健硕,77岁的宋恩远却再也不敢在这个熟悉的世界上随意走动。
为了把他请出房间接受眼科筛查,医院动用了3个人。在大家的搀扶下,宋恩远的屁股犹豫着不敢离开椅子,双手乱舞,小步向前挪着,最后几乎是被架着,才出了门。
充沛的阳光照在宋恩远的白胡子上,还反射在养老院刚修好的红屋顶和院子里的绿萝卜上,但很多人已经不能看到这些。
这是一次公益筛查,对象是距离甘肃省会兰州市区附近的榆中县北山中心养老院的34名老人,结果显示,其中26名老人被确认患有双眼白内障。
这个数字并不是特例,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发布的数据,中国70岁以上老人白内障患病率约为50%,80岁以上患病率超过70%。
“国内最严重的眼病就是老年性白内障,越是在农村病发越多。”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医生吕燕参与了筛查,她指出,对于多年从事户外劳作的农村老人,因眼睛被紫外线辐射侵蚀更多患病,而营养不良、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也会促使白内障的产生。
然而,北山养老院的老人们却是在筛查中头一回看到视力表。对于“白色噩梦”,他们很多选择默默忍受。
82岁的白桂英被诊断为双眼白内障,双眼只能看见靠近眼前的模糊影像,但在这个已经佝偻了的老人眼里,这一切只是“眼睛糊开了”“看东西有一层模糊的东西挡着”,并不是什么大事。
“眼睛糊得很,真看不见啥。”已经坐上轮椅上91岁老人代有义病情更严重,在6、7年前,他的眼睛忽然就开始“不亮了”,然后病情每况愈下。经筛查,他左右眼分别只剩下0.06和0.12的视力,接近失明。
由于听力几乎已经永久性丧失,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白内障复明手术治疗,代友义将面临无影无声的痛苦,这种遭遇在农村并不罕见。
责任编辑:雍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