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驻村工作
编者按:今年,中组部、中央农办、国务院扶贫办印发了《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任“第一书记”要做到全覆盖。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是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精准扶贫等方面的重要举措,也是干部深入基层、锻炼能力的大好机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几位“第一书记”是如何抓住机会,在基层“大展拳脚”的。
周林健——
一来就解决了多年难题
刘理政侯厚安攀
一排排农宅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整修硬化的三纵三横水泥路与村民家家门口相连,村文化休闲广场整洁美观……六月的大王庙村,阳光明媚,草木葱翠。在这里,村民们无不感受着“第一书记”给大家带来的希冀和欢乐。
从基建入手,解民生难题
大王庙村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枣园镇南部,全村辖2个自然庄,2436人,耕地3000多亩,为全县经济薄弱村。今年4月份,镇平县总工会干部周林健被选派到这里担任了村“第一书记”。
为拉近与村民距离,上任之初,周林健用3天时间深入到大王庙、杨家两个自然村,走访农户,与老党员老干部、学校师生座谈,实地调查了村域农田道路水利设施。
至今,杨家村七旬高龄的老党员杨保林对周林健到村后的第一次座谈会记忆犹新。那一天,周林健在村委会召集全村10多名村干部和党员及群众代表座谈。刚开始,乡亲们都很拘束,周林健站起来深鞠一躬诚恳地说:“是我工作经验欠妥,跟大伙见面太少了,在这里我向大家做个检讨。”话音刚落,整个拘谨的气氛随之烟消云散。村民们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村里的道路至今没有修,一遇雨雪天出行困难的很;村西头的黑河大桥已使用40多年了,要不及时维护,遇到洪涝灾害恐怕走过不安全呀;村里公共健身器材缺的缺坏的坏,影响村里的文体生活;咱村土地平整,土质也不错,不知为啥,就是每年产量上不去……”
针对大伙儿你一言我一句的发言,周林健一一认真记录下来。随后,立即与村“两委”班子、村有识之士共同论证,制定出了两年工作规划。
在解决影响出行便利的问题上,周林健协调并争取农村公路建设资金105万元,铺筑水泥路7公里,同时安装安防摄像头13个。针对良田薄收现象,周林健通过调查发现,原有的农田水利给排水系统时间久远处于瘫痪状态,一遇暴雨天气,极易导致庄稼内涝。为此,他借助黑河大桥建设项目,主动协调并增设排水管道,改进农田灌溉和农田排水网系统,助农走上增产增收致富路。针对饮水难问题,积极争取县扶贫办支持,引进项目资金数十万元,在建成自来水供应站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管网覆盖率和使用率,确保2000多名村民吃上优质水、放心水。
责任编辑:雍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