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富特约通讯员 郭桂花 文/图
8月5日,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宝珠村一间小房间里,今年29岁的大学生村官何茜忙碌不停。这半年来,她用微信、淘宝销售当地土酸菜,总收入达到16.1万元,比父母在当地场镇开的酸菜实体餐饮店总收入还要高。“等厂房建好后,土酸菜有望成为三堆镇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三堆镇党委书记李长城说。
餐饮业不景气土酸菜面临生存难
2002年,利州区宝轮粮站的下岗工人余海龙在三堆镇开了首家土酸菜鱼火锅。酸菜原材料选用了从东北引种而来的雪里蕻,按照当地传统方法腌制后,再施以文火,配上秘制红、白味底料炒熟,与当地白龙湖的淡水鱼组合,酸菜香脆可口,鱼肉嫩滑入味,鱼火锅生意异常火爆。后来,兄弟姊妹3人先后在利州区开了6家分店,累计销售收入超过1500万元。
“三堆镇山多平地少,产业发展一直举步维艰,土酸菜鱼火锅生意的火爆,直接带动了当地种植雪里蕻的热情高涨。”三堆镇镇长李依芮说,原本只卖1.6元/公斤的雪里蕻,最高时收购价超过6元/公斤,还供不应求。雪里蕻长势快、产量高,每季度收割一次,三堆镇不少村民在种植中尝到了甜头。餐饮业不仅成为三堆镇当地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成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
但从前年起,餐饮业受大环境影响,营业额大幅下滑,酸菜鱼店也濒临困境,“营业额锐减60%,现在仅剩下3家店,只有三堆本地的生意还不错。”分店负责人何乃林说。
村官触网扭转土酸菜销售困境
2008年,从工商管理学院毕业的何茜回村发展,考上了三堆镇洋盘村村主任助理,2014年又被推选为三堆镇宝珠村党支部副书记。
“村里的撂荒地,让她萌发了创业念头。”何茜的父亲何乃林说,天天跟老百姓打交道,让何茜真实地感受到了山区群众致富的渴望和面临的困境。近两年,三堆镇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村里留下了成片的撂荒地。吃着酸菜长大的何茜萌发了创业念头——将雪里蕻做成自产自销的广元土酸菜品牌,既帮家族产业解困,又让长期靠种植酸菜致富的农户持续增收。
今年2月,她在淘宝店注册了土酸菜专卖店,店面装饰需要的照片,全都是自己亲自拍摄,全过程展示了土酸菜的生产包装过程。与此同时,手机微店销售的雪里蕻土酸菜和酸菜鱼底料好评如潮,6个不同包装的精品酸菜在短短一个多月之内,交易额达3万多元,签约供货的农户,每户平均增收3000余元。
三堆镇的网络销售刚起步,土酸菜要走进大都市,先得找人托运到城区的快递公司中转。一有空,何茜就拎着大包小包往汽车站跑,时间长了,客运车师傅都主动当起了她的搬运工。
责任编辑:雍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