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内地棉花能否迈过这道坎?
2015-08-17   来源:迪庆农批网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一日一天   字体:【 】  浏览:51次   评论:0

  价格连年下跌 面积急剧萎缩

内地棉花能否迈过这道坎?

本报记者孙维福

刚入8月,衡水市的农田处处伸展着庄稼的浓绿。“一大片玉米地,一小条棉花田”,车窗外,一路不断掠过这样的视觉。然而倒退六七年,这个河北省棉花种植大市此时的景象却是“一大片棉花田,一小条玉米地”。造成这种视觉倒转的直接原因,是衡水的棉花种植面积已从当年200万亩拦腰直降,到今年只剩100万亩。存在同样现状的,还有与衡水共称河北四大棉区的邯郸、邢台、沧州。如果我们再将观察区域放大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大内地主产棉区,看到的仍将是“急剧缩减”。

长期与新疆棉区形成三足鼎立的黄河、长江流域两大内地棉区,为什么短短几年内植棉面积一落千丈,近日记者随同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在河北、山东进行棉花生产中期检查时,不仅看到了其中缘由,更听到了他们的焦虑之声,以及中肯的建议。

原因:成本逐年攀升,价格连年下降,农民种棉不挣钱

近年来,棉花种植效益急剧下降,已是各棉区尤其是内地棉区不争的事实。河北省农业厅经作处处长邓祥顺带来的数据是:2009年到2014年,该省棉花种植的净利润(毛利润去除人工和土地成本),已由272元/亩减少到29元/亩。他说,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棉花价格大幅下跌和用工成本快速上升。棉价从2010年的11.5元/斤,降到2014年的6.1元/斤,降幅为50%;而在用工数不变的情况下,同时期用工成本则从44.6元/个上涨到61.5元/个,涨幅为37.8%。

植棉效益下降带来的结果,就是棉花种植面积锐减。邓祥顺说,2008年河北省植棉面积还是1035万亩,今年已经不足500万亩。对此,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主任董合忠深有同感,他说山东一直是内地棉花生产第一大省,最高种植年份曾达到过1300万亩。他带来的说法是“与前几年不可同日而语了,今年全省不到700万亩”。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杜珉证实,一项监测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棉花种植总面积,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点——5000万亩。根据新疆棉花面积(今年3000多万亩)统计得出的数据推断,除了包括山东、河北等省的黄河流域内地棉区,长江流域棉区种植棉花的面积已经很少了。

焦虑:丢掉黄河流域棉区,将来再恢复就难了

内地棉花生产的急剧萎缩,引发了专家们深深的忧虑。

“现在我们到棉花地里搞调查监测,棉农一见面就说‘这棉花没法种了’,真是眼看着河南、河北、山东的棉花面积在减少。”杜珉话音未落,河北农业大学马峙英教授就说:“目前除新疆外,黄河流域的黑龙港地区(河北衡水、邯郸、邢台、沧州)、黄河三角洲(滨州、东营)是我国内地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里的旱薄盐碱条件最能使棉花发挥其抗旱节水、耐盐碱的先锋作物特性。应当准确定位,像重视粮食一样重视这里的棉花生产。”

责任编辑:雍敏
Tags:花能否 责任编辑:一日一天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河南最美村官燕振昌:用94本日记记.. [下一篇]治理酒驾 莫忘农村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