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村旅游 要留得住乡愁
——旅游界人士解读国内旅游“主战场、新渠道”

钓鱼捕虾、采蔬摘果、吃农家饭菜……很多久居城市的人们纷纷利用假期来到农村,亲近大自然。 (资料图片)
“乡村旅游是国内旅游消费的主战场,大众创业就业的新渠道。”在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有关“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的政策措施时,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如是说。
国内出游:
七成选择周边乡村游
以“主战场”形容我国乡村旅游业,是因为我国有每年出游规模达30多亿人次的世界第一大国内旅游市场,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主力军。
“我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已成为城镇居民旅游休闲生活模式的重要载体。”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对记者说,为改善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增收富民作用,国办意见提出坚持乡村旅游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完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
据国家旅游局统计,目前全国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和节假日出游,70%以上选择在周边的乡村旅游点,全国主要城市周边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年增长均高于20%。这是对“主战场”的最好诠释。
休闲与就业:
从一产转移到三产
作为“休闲”与“就业”的最佳结合,乡村旅游更好地体现了旅游业稳增长、促就业、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作用。
“2014年,全国有农家乐超过190万家,乡村旅游特色村10万个,接待游客12亿人次,约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的30%。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达3200亿元,同比增长15%,带动超过3300万农民受益。”吴文学说。
责任编辑:雍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