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在全国率先开展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
五年一回首,赣州已在新农村建设的探索实践中,坚定地完成了一个五年规划,并顺利地迈开新的五年规划的征程。
五年间,赣州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央要求、符合赣州实际、符合农民愿望、符合新农村建设规律的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新路。
村容整治创生态文明,发展生产促物质文明,文化建设树精神文明,管理民主透政治文明……如今,走进赣州,极目乡村田野,如画的村庄点缀青山绿水间,路畅、水清、房靓、村洁,农民脸上荡漾着灿烂的笑容。
建设美好家园,气顺劲足;加快“三农”现代化,政通人和。
赣州,这片孕育了红色奇迹的土地,正以自己的方式,唱响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奋进曲”,继续坚定迈开一个欠发达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探索之路。
科学规划: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赣州农村经济社会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紧紧攥住土地这赖以生存的命根的农民,却并没有带来期待中的美好生活。农村面貌依旧,村镇零乱无序,环境脏乱差,农民致富能力弱,陈规陋习较严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赣南人民和全国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生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改革开放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之后,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和伟大苏区精神的赣州人民,勇敢地承担起了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这一历史重任。
五年前,赣州的决策者们清醒地认识到,赣州近80%的人口在农村,要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如今,在全市各地走乡串村,听干部群众谈新农村建设,所见所闻,都汇成一句话:一切从实际出发。
这个实际,就是指赣州老区欠发达的实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