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是建设新农村的直接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证。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福建洛江区针对海西大发展、洛江新跃升对农村基层干部提出了新要求新考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创新村干部选拔、教育、管理机制,着力锻造一支适应海西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领头人”队伍。
公推竞选,让群众自主选择自己满意的“领头人”
村党组织书记是村级领导班子的带头人,是村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关键。针对当前农村人才流失、村干部后续乏人的现象,洛江区从长远和大局出发,把选好配强村级班子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作为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的重中之重,周密安排部署,创新选任方式,公推竞选村级班子成员,切实解决好“村级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强”的突出问题。一是拓宽选人视野。结合开展“逐村议班子”活动,深入挖掘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的源头活水,先后从农村“六大员”、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退军人、返乡大中专毕业生中摸排出治村能人1100多人,其中党员700多人。层层召开村(社区)干部大会、党员大会、党小组长会、户代表会,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方式,发动和引导600多名各行各业的优秀党员报名竞选支部委员,共有167人报名参加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职位。二是严把选人关口。从优化班子结构出发,细化村干部任职基本条件,严格选任标准,采取村、镇初审,区纪委、区计生局、区综治办、区检察院等部门联审,区委组织部复审的办法,严把候选人初步人选资格审查关,共有41人因年龄、学历、计生等原因被取消候选人初步人选资格,有效保证了候选人的素质和能力。三是改进选人方式。按照更加注重围绕以德为先选用干部、更加注重围绕群众公论选用干部、更加注重围绕科学发展选用干部的原则,全面推行“两推一选”村党组织班子成员,积极探索推行村党组织负责人直接选举办法,通过组织竞选对象进行竞职演说和公开答辩,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 进一步增进党员和群众对候选人的了解,让群众按自己的真实意愿选择倾心建设新农村的“领头人”,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经过公推竞选,好中选优、优中选强,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优秀党员选拔为村党组织书记。换届后,全区85名村级党组织书记当中,平均年龄45.7岁,女性村党组织书记5人,学历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77人、占90.6%,致富能人30人、占总数的37.04 %,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送教下乡,让村干部在自己“家门口”上学
村干部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必须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针对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群众反映的“部分村干部能力素质不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问题,洛江区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大力实施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着力提高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能力素质。一是换届后全面培训。由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委党校联合举办为期一周的新一届村(社区)主干和村务专职工作者培训班,对188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专职工作者进行了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基层党建、村务管理等四方面内容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新班子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促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二是注重学历教育。依托福建省广播电视大学泉州分校和泉州市农函大洛江分校,根据村干部需要,采取“政府买单、送教下乡、双重管理”的培训模式,在地处洛江区中心城镇的敬德职业技术学校设立教学点,邀请分校教师定期为学员进行集中面授和个别辅导,让村干部“在家门口上大学”。目前,全区共有76名在职村干部参加大专学历教育。三是开展巡回授课。根据新时期农村工作对基层干部的要求,整合部门力量,选派业务骨干到基层党校和村部巡回授课,开展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法律法规、科技文化和党建知识等专题讲座,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业务知识水平,增强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发挥11个协会组织的桥梁纽带和27个农业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通过邀请教授专家授课、现场观摩、电化教育等方式,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村干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今年共举办各类讲座120多场次,培训村干部1200多人次。
民主评议,把村干部的功过交由群众评说
建立健全村干部监督约束机制,对规范村干部行为,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推进基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学习实践活动中基层党员群众提出的“健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完善村干部队伍监督管理机制”的建议,洛江区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民主评议村(社区)班子和村(社区)干部工作的通知》,决定从今年起,每年对村“两委”班子及其成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着力提高村级班子整体功能。评议采取定量考评与定性评议相结合、群众评议与组织考核相结合、集中评议与日常监督相结合的办法,按照班子回顾总结(个人述职)、群众评议、民主测评、座谈了解、情况反馈五个步骤进行,重点考核测评村级班子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农村改革、维护社会稳定、完成上级各项任务和年度工作计划等方面情况,村干部在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尤其是工作实绩方面的情况。评议按“好、中、差”三个等次评出每个村级班子的工作实绩,按“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评出每个村(社区)干部的工作表现,并将考评结果与落实村(社区)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和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相挂钩。民主评议工作的开展,有效落实了基层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有利于全面准确掌握村级班子运行情况和村干部履职情况,增强村级班子整体功能,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