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以扶贫开发之“手”抓新农村建设,聚力打造示范点,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异曲同工的好路子。
突出打项目牌。从去年开始,该县每年在每个乡镇确定一个示范村,实施整村推进,力争5年实现全覆盖。实施分类指导,瞄准主导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三个突破口,将扶贫重点村、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移民、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土地复垦、农村超市等项目进行统筹安排,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计其功、捆绑使用”的原则,在示范村倾规划实施了产业基地、基础设施、生活环境、公益事业和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等五大类项目。在此框架内,由发计局、国土、水保、交通、农业等单位出资筹集水泥等物质,交新农村示范办集中调配使用。确定14个县直部门按照年度投资不少30~50万元的标准,具体承担帮扶责任。
抓项目资金落实。去年,该县共整合20个项目资金捆绑3700万元,撬动社会和民间资金7000多万元,使新农村建设投入达1亿多元。建成通村、通组水泥路420公里, 建设人饮工程217处,解决了3801户16771人的饮水困难。新建立“一室多用”多功能村级活动场所19处,农家书屋36个,规范化卫生室19个。新发展中药材1万亩、蔬菜3000亩、脱毒洋芋3.5万亩,新建良种核桃园2万亩,山茱萸1万亩,养鸡200万只,养猪12万头。新农村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达到3500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150元。
今年,该县新启动24个示范点,投入超过6000万元,已初步形成了国家项目引导、群众投工投劳、抓点示范带动、集中力量攻坚、整村推进提高、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并重的建设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