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到省级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临城县郝庄乡闫家庄村休闲度假的各地游人络绎不绝,成为该县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大亮点。近年来,闫家庄村依托广阔山场,大力发展林果业,不仅使村里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更催生了生态旅游业发展。如今村民仅林果一项人均收入超300多元。今年以来,该县大力实施“四大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使广大农村呈现出村美、人富的喜人局面。
主导产业“富民工程”。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该县结合实际抓好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重点围绕林果业、高效种植业及畜牧养殖业三大产业,积极运作在县城新城区占地400亩,总投资1.6亿元的绿岭核桃综合深加工项目;新发展薄皮核桃1.6万亩,累计达到7 万亩,建成中国北方最大的优质薄皮核桃生产基地;加大对绿福、绿犇等4 个无公害生猪、绿岭柴鸡等无公害农产品的扶持力度,通过主导产业的壮大,实现富民目标。
基础设施“民心工程”。行路难、浇地难是困扰农民的两大难题。为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该县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乡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在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三批文明生态村的主要街道硬化;同时,恢复改善灌溉面积0.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O.3万亩;解决 10个村的饮水安全问题;治理蝎子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
农民素质“阳光工程”。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为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科学种田、科学发展,该县重点开展果树管理、畜牧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使每户农民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去年以来,先后培训骨干农民1.3万人,转移就业3500人。
民办民管“互助工程”。为全面提升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该县不断培育壮大各种产业专业协会,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3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6个农产品行业协会,共拥有会员2900人。2008年重点加强专业合作协会的规范和管理,使其真正在促进行业发展壮大、增加农产品销售效益上发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