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北车泉州 让海西梦想飞翔
2012-06-07   来源:黄山农批网 福建日报 作者:阿婆扶我过马路   字体:【 】  浏览:37次   评论:0

    潮涌海西,鲲鹏展翅。

    6月7日,在位于泉州湾北岸的泉州台商投资区,由中国北车旗下唐车公司投资建设的海峡轨道交通项目具备批量生产能力,在各级领导、各界人士欣喜的目光中,第一列福建造地铁客车徐徐开动。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这是一个振奋士气的时刻。

    在这个刺桐花红似火的季节,北车(泉州)轨道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投产,首列福建造地铁下线,这是中国北车与福建省、泉州市和泉州台商投资区亲密握手、共同努力,广大建设者奋战一年来的喜人成果。

    “福建造”轨道客车问世,是福建省大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一个具有标志性的事件,也必将为泉州打造海西轨道装备制造业龙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北车泉州公司,让海西梦想插上现代交通的翅膀,尽情飞翔。

    北车泉州,

    一个龙头项目带动一个装备产业的崛起

    国内最先进的首列福建造地铁客车在北车(泉州)轨道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车泉州公司)成功下线,标志着福建省唯一的,海西地区建设规模最大、产品类别最多、技术水平最高、发展前景最广阔的轨道装备修造基地,已经初步具备了年产300辆城轨地铁车辆的规模生产能力,福建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实现了零的突破。

    据了解,此次下线的首列地铁列车为B型,设计时速80公里,采用高强度轻量化铝合金型材整体焊接结构车体、模块化设计、2动2拖4辆编组,最大载客1302人,可根据需要扩编为6辆或8辆编组,满足现代城市全天候运营需求。该车是安全、可靠、重载、快捷、环保、舒适的现代化新型地铁车辆,总体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国内最先进、福建省境内生产的首列地铁车辆。

    2010年3月5日,中国北车分别与福建省政府、泉州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泉州海峡轨道客车修造项目投资合作协议》。立足海西,打造现代高端轨道装备修造基地,北车泉州公司的雏形,首次出现在福建省和中国北车共同的发展蓝图上。

    北车泉州公司坐落于泉州市台商投资区杏田产业园区,2010年9月3日注册成立,隶属于世界轨道装备制造业排行第一的中国北车,由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唐车公司)控股、泉州台商投资区参股,总投资约20亿元,规划总占地面积约1500亩,主要经营轨道装备产品制造及维修业务。

    按照有关协议,北车泉州公司一期工程投资总额8亿元,建成了表面处理厂房、组装调试联合厂房、整列调试厂房及油漆库、总降压站、牵引变电所、污水处理站等生产厂房及辅助设施,并建设1.8公里的厂内试验线铁路及存车场线等厂区配套设施,规模达到年组装城轨地铁300辆的生产能力,将实现年产值25亿元。

    北车泉州公司在总体布置上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继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将开展二期工程建设,建成后将再增加年厂修城轨车500辆、年架修城轨车80列的生产能力,并具备地铁列车、城际列车、磁悬浮列车、高速车、100%低地板轻轨车等多种轨道装备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总体规模将达到年修造各型轨道客车1200辆,轨道装备产品研发能力、修造能力、工艺装备、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在海西地区首屈一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北车泉州公司建成投产,使福建发展轨道交通所需的相关设备,告别了外省购入的历史,迎来了“福建造”、“泉州造”的新时代。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必将载入海西、福建的经济发展史。

    中国北车唐车公司董事长余卫平表示,唐车坚持“立足海西、辐射周边、拓展海外”的方针,在北车泉州公司移植唐车成熟高端产品设计制造技术和质量保证手段,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路线,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福建形成以北车泉州公司为龙头的轨道装备上下游产业链和配套体系,打造规模化产业集群,吸纳更多的配套企业和高端人才落户福建,繁荣地方经济,推动海峡两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发展,开拓港澳台、东南亚及欧美发达国家轨道装备市场,建设中国北车海西城轨车辆出口基地。

    海西北车,

    中国速度与福建精神结缘

    说起中国北车泉州项目,泉州人颇有一番体会和感慨。

    福建地处海峡西岸,区位优势非常明显,然而多山多水的八闽大地,在轨道交通发展上由于历史多方面原因与经济发展速度很不匹配,市场需求非常迫切。1996年,漳泉铁路开通,才结束了泉州没有铁路的历史;2010年,福厦高铁开通,又圆了泉州的“高铁梦”。今年,泉州又迈入自己制造轨道车辆的时代。

    福建轨道交通建设历史,始终处于北车唐车公司的密切关注中。当年漳泉铁路的客车就是唐车公司提供的,而在2007年第六次铁路大提速中,福州首次开行到北京的直达特快列车Z59-Z60次,全部44辆25T型客车也是唐车公司生产的。可以说北车、唐车与福建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非常深厚的情感渊源。

    中国北车唐车公司始建于1881年,是中国轨道装备制造业的发祥地和高端产品制造基地,中国北车重要的“龙头企业”,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唐车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检测校准实验室、国内领先的数值模拟和仿真试验平台,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强的中国高端轨道装备技术和标准体系,系统掌握了高速动车组、城轨地铁关键、核心技术,拥有世界一流的高速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研发及制造技术平台。唐车自主创新研制的新一代CRH380BL型高速动车组至今保持着每小时487.3公里的“世界运营列车试验最高速”。中国时速300公里以上在用高速动车超过半数出自唐车,累计安全运行近1亿公里,成为“中国速度”的代表。

    随着海西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峡西岸经济区各城市对城轨地铁车辆和城际列车都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北车与福建的伙伴关系上升到新的高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北车唐车公司不仅要为福建提供先进的轨道车辆产品,还把制造基地设在福建本地,为福建生产一流产品、打造一流队伍,建设精益化高端产品基地,带动周边一批配套产业,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在福建率先提供一体化、一站式绿色智能人文交通服务,使福建轨道装备制造业站在高起点上,走出一条“绿色智能人文一体化”交通发展之路。

    而北车与泉州的结缘,离不开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台商投资区三级党政部门的倾力支持、联动服务。2010年9月30日,省委书记孙春兰率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亲临泉州,并为北车泉州公司培土奠基。在省、市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主动服务北车,保障了项目一期建设顺利实施。

    北车泉州公司从签约到完成项目立项、土地、规划、林地等前期手续,只用了6个月,从工程建设到首列车下线,只用了一年时间。这种“火箭速度”,源于省市领导和各级政府的有力推动。

    北车泉州公司作为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其建设进展,始终牵动着省领导的心,省相关部门也给予项目大力支持,主要领导还带队来泉现场办公,解决项目用地指标和审批等问题。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泉州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挂帅的项目推进领导小组,集结多部门特事特办、超常规运作,项目审批保持“当天收件、当天办结”,完善项目配套。

    为保障项目能尽快投产并取得效益,在全力支持建设的同时,省、市、区还积极协助企业营销品牌,拓展福建市场。泉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与福州市委、市政府进行沟通,更为此事专门向省政府领导汇报,最终使得福州地铁公司与唐车公司达成了“福建车、福建造”的一致目标。

    项目建设期间,泉州市委书记徐钢、市长黄少萍,泉州台商投资区党工委书记吴汉宗、管委会主任李永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深入建设一线,现场排忧解难。

    海峡轨道客车项目负责人穆乃利介绍说:“海峡轨道客车项目落地建设以来,泉州台商投资区的干部经常深入项目工地,协调解决问题,主动服务十分到位,我们很受感动。海峡轻轨项目从正式开工到主体一期工程建成,只用了一年时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泉州速度’,假如没有福建省、泉州市和台商投资区的倾力支持,这种速度是不可能实现的。”

    北车园区,

    “绿色、智能、人文”的完美展现

    绿色,智能,人文,这些全球交通业发展的最新元素与趋势,在北车,得到了最完美的展现。北车泉州公司如何体现这些关键词?

    中国北车董事长崔殿国作出这样的诠释——绿色就是绿色环保理念贯穿整个规划设计,绿色节能创新研发体现在各种产品,就是绿色制造,制造绿色产品。例如,更轻的车体意味着更低的能耗,北车泉州公司通过优化车体结构设计,使轨道装备产品具备比传统产品更轻的车体结构;在高速车领域,优异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使得动车组运行阻力更低,使轨道装备产品的运用能耗更低;在旅客环境领域中应用LED照明技术、变频空调技术等大量节能新技术,产品能耗更低、性能更优良,更为绿色环保。

    智能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在各类交通装备产品的综合运用中实现多式联运、互联互通、无缝衔接。在核心技术领域,北车泉州公司将开发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列车网络控制技术,列车控制软件采用最为先进的故障导向安全的列车网络控制策略;开发以信息智能处理与交互为支撑,具有自检测、自诊断、自决策能力的智能化列车控制系统,同时能提供数据通信、服务资讯、电子票务等个性化服务内容,实现智能化列车理念的全面应用,与其他交通工具实现智能互通。

    人文就是体现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快捷、安全的旅行环境,为行人节省路途时间,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一站式服务,同时使轨道装备产品和交通运输服务,满足人们的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和出行需要,增强在城市生活人们的幸福感。浓郁的文化元素和现代气息相结合的工业化设计使轨道装备产品具备了使人过目不忘而又韵味悠远的外观特色;旅客界面中任何一个微小细节的设计均体现人性化设计原则,残疾人设施设置体现人性化关怀;采用噪声震动控制技术、气密控制技术,提出高标准平稳性指标要求等,使产品能够为旅客提供最舒适的旅行环境;产品运用高度集成的模块化设计技术,并结合充分考虑系统维护可达性的结构设计,使产品的可维护性能优良,降低后勤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

    北车相关负责人表示,把绿色、智能、人文的要求和标准统一在一起,形成一体化产业格局,这是当今世界轨道交通装备发展的方向,也是唐车公司新产品研发的核心理念。围绕这一先进的研发理念,北车泉州公司将通过创新思维模式的指引,秉承对细节与完美的追求,在深厚轨道交通装备研发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规范的研发体系管理,开发出的领先于行业水平的优秀产品,与产学研用金介等缔结国际化产业联盟,共同为国内外城市提供绿色智能人文一体化的轨道装备产品及配套服务,为城市人们创造幸福。

    随着首列福建造地铁列车在泉州下线,泉州已经成为福建省及海西地区发展高端轨道装备制造及绿色智能人文一体化交通产业的“龙头”。中国北车唐车公司与泉州市人民政府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达成共识,共同签署了“海西绿色智能人文一体化交通产业项目”一揽子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海西绿色智能人文一体化交通产业园区”及组建“海西绿色智能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建设泉州市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北车泉州公司将依托海西绿色智能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引领轨道装备高端产品的研发和前沿设计,拓展相关多元产品研发制造。公司研制生产的国内最先进的100%低地板轻轨车,有望在泉州首先示范运营,泉州市民有望在全省率先享受新型绿色交通服务。

    为拓展北车泉州公司绿色智能人文一体化交通产业链,唐车公司还与德国西门子公司、法国威立雅公司、美国艾奕康公司、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西南交通大学共同成立国际产业联盟,开展产学研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和产业联盟的一体化优势,推动泉州绿色智能交通产业发展。

    “接轨世界,牵引未来”的北车使命,与“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相融合,使北车泉州公司站在了中国北车持续发展的制高点上,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标准投产,为海西地区、全国乃至世界提供绿色智能、先进安全的轨道装备和配套服务,造福海西人民,给力福建发展。

Tags:车泉州 责任编辑:阿婆扶我过马路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琅岐闽江大桥Ⅱ标段科学施工 推进.. [下一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两项测评 石狮总..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