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成为福建新的增长极”、“争当全省科学发展典范、跨越发展典范”,这是省委省政府对宁德发展的期望。
宁德干群上下求索、全面突破,并自加压力,提出“千百万”奋斗目标:生产总值确保同比增长15%,跨越千亿元台阶;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25%以上,跨越百亿元台阶;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同比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向万元目标迈进。
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加快发展速度
宁德市委新一届班子在“把脉”宁德发展现状中,深深体会到: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宁德表面上是总量、质量上的差距,项目、后劲上的差距,其根源主要是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上的差距。
龙年春节年味正浓之时,宁德市党政代表团就奔赴泉州学习考察。他们深入多个县(市、区)、开发区和台商投资区,实地考察30多个企业、项目、园区等单位,对每个考察项目,都深入解析、细致评点。
泉州之行,是一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生动教学,既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又增强动力和信心。宁德市委趁势而上,在全市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力求先行”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并相应配套出台《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机关效能的意见》和《关于深入开展“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活动方案》,全市上下对照先进学经验、解放思想谋发展、一心一意干工作,后发赶超、跨越崛起的步伐越发遒劲。
随后,宁德又在3月率先推行“无会周”制度,市领导深入挂钩的县(市、区)和重点工程、重点企业、扶贫开发重点乡镇、水土流失治理重点乡镇、扶贫开发重点村,开展“四下基层、四解四促”活动。
“带着问题下去,带着思路回来”,“哪里有矛盾和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干部”,“问题在一线解决,责任在一线落实”,群众真切看到领导干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发展的殷切之心和关心群众疾苦的为民之情。干部群众心往一块去、劲往一处使,为宁德的快速崛起奠定坚实的基础。
引项目建园区聚产业,铸就发展强度
宁德去年引进的益联远大可持续建筑科技项目,位于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厂房建设正加速推进,新型建筑材料已开始生产。项目总投资30亿元,达产后总产值达300亿元,并将带动500亿元以上的上游配套。
一个项目带动一个园区,聚集一个产业。
宁德市的决策者意识到,宁德要成为“新增长极”和“两个发展典范”,就须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充分考虑项目投入、用地、环保、就业、税收等关联因素,通过引进技术含量高、上下游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立龙头、铸链条、建集群:
——临港先进制造业方面,中海油海西宁德工业区“四个一”工程扎实推进,环岛路年底可望竣工,储油库配套项目围填海工程6月可开建,储油和储气项目正抓紧前期工作;鞍钢宁德钢铁基地项目前期工作加紧推进,项目已列入国家“十二五”生产力布局与调整规划;义联60万吨镍合金项目一期工程于去年10月底动建。
——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蕉城、福鼎、霞浦的一批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项目去年相继投产,宁德核电一期加快建设,年底首台机组可投产发电,宁德核电二期、大唐火电三期、周宁抽水蓄能发电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推进。
——传统产业提升方面,电机电器、船舶修造、汽摩配件等传统产业都在加快整合提升步伐,认真学习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闽东电机电器千亿产业集群发展措施的通知》,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进一步编制电机电器千亿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规划、扶持服务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配套措施。
——现代服务业方面,以物流和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其中,旅游业蓬勃发展,去年共接待游客852万人次,旅游收入7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和38%;今年1-5月接待游客381.23万人次,旅游收入30.3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和23.88%。
民生优先加大投入,提升发展满意度
虽然经济总量小、财力弱、产业基础不够厚实,但宁德对社会建设和民生事业的投入一直在加大。今年,宁德民生工程战役将实施医疗卫生、教育事业、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强农惠农、便民生活等6类共8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4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8亿元。
——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今年初以来,宁德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省部评审,闽东高级技工学校通过省级验收;宁德市医院晋升为三甲医院;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243.1万人,参合率99.2%;建成市社会福利中心,加快推进宁德市医院、市委党校、市图书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项目。
——系列惠民工程深入实施:今年计划新开工保障房8500套,为省定任务的106.25%,本月底前可全面开工;“造福工程”和地灾隐患点搬迁4584户2.02万人,全面兑现5年搬迁12.5万人的承诺;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22.7万人;新建农村公路510公里,完成安保工程2700公里,建制村通客车率达87%;同时,各类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标准不断提高,城镇失业登记率始终控制在3%-4%之间。
——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在全面落实市县乡维稳责任基础上,强化对重大决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实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评估”,必要时进行不可行性研究,从源头上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接访,全力化解社会矛盾,对排查到的49件重点信访事项和15个重点问题,逐一明确挂钩领导、责任单位、工作班子、工作要求和办结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