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现代创业创新型经济强市建设
2013-01-03   来源:楚雄农批网 泉州网 作者:纯奶清新   字体:【 】  浏览:60次   评论:0

2012年12月31日,在南安市人大第十六届二次会议上,南安市市长王春金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新的一年,南安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按照市第十二届党代会二次会议总体要求,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入开展创新发展奋进年活动,更加注重转型提升、做强实体,更加注重创新驱动、项目支撑,更加注重城乡统筹、生态文明,更加注重民生普惠、和谐共建,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南安现代创业创新型经济强市建设。

加快转型提升

增创实体经济发展新优势

为加快现代制造业转型升级,南安将瞄准产业发展前沿,鼓励开展产业融合、集成创新和高端延伸,提高先进制造能力。培育发展石材总部经济,加快打造国际石材之都。引导水暖厨卫产业开展智能化、集成化研发和标准化、定制化生产销售,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抓好产业基地和工业集中区整合开发、扩区提升,鼓励建设品牌工业园,增强专业化、集群化效应。

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该市将深化“第三产业发展年”活动,建好51个重点服务业项目。加快观音山物流基地、中工艺石材物流、宏图海西公共物流港等项目建设,扶持做大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上,该市将继续强化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保障,大力发展标准化、品牌化、基地化农业,争创一批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强化创新驱动

让民营经济更富活力和生命力

为增强科技与人才的支撑作用,该市计划实施超100万元重点技改项目300个以上,力争新增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工程及行业(企业)技术中心。筹建“一院一站一中心”,建立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接6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一步提高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的专利比重,获专利授权2600件以上。强化人才政策导向作用,促成3-5个紧缺急需专业研究生培养基地。

打造现代企业集群方面,该市将继续深化民企“二次创业”,推动技术研发、产权制度、管理机制、品牌运作和商务模式全方位创新。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亿元产值企业20家,力争2-3家企业实现境内外上市或登陆天交所,争创中国驰名商标2枚、省名牌产品10个以上。

深化改革开放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为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南安将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政府性项目建设和民生事业发展。策应泉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探索发展民间资金管理公司和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

提高对外经贸质量方面,该市将加快打造“回归之城”,盯紧世界500强和大型央企、知名民企,提升“三维”对接实效。深化与台港澳侨合作,鼓励台湾农渔产品经石井口岸进入闽台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力争获批设立“台湾农产品直销免税市场”。发展临海区域经济,抓紧编制《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统筹陆海基础设施建设、临海产业布局,推进陆海资源综合开发。

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市域联动发展方面,南安将充分发挥城市总规指导作用,加强道路交通、城市特色、城乡统筹等专题研究,促进三大主体功能区协调互补,主动融入环湾同城化进程,拓展优势,借力发展。加快北部振兴崛起步伐,继续开展南北对接、园区共建,重点建设“三位一体”东溪新城,带动东溪流域整体发展。提高城镇发展质量,突出小城市发展方向,加快5个省、泉州市试点镇建设,深化强镇扩权改革,支持城镇组团化建设,培育一批城镇化先行区、城乡统筹示范区和区域带动增长极。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认真实施建设“美丽乡村”五年行动计划,推动2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建设,引导8个重点帮扶村增强“造血”功能。

加速城市更新

提升城市现代化功能

为提升城市发展形象,南安将按照“拓展新区、提升老城、同步推进、融合互动”思路,统筹推进“四大组团”城市建筑、景观和道路等有机更新,确保完成投资80.8亿元,塑造城市新形象。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围绕建设显山露水、拥江向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抓紧编制2011-2015年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增强城市承载功能,加快市客运中心(枢纽)站建设,建成一批市政支路,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实施一批主干道景观提升和城市照明、夜景工程,优化城市生态绿地和景观系统。推动城市科学管理,创新城市发展模式、经营理念和经营业态,提高城市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益。

推进生态建设

构建宜居宜游城市生态环境

为发展生态旅游,南安市将修编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推进九日山等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整合提升旅游景点、线路,放大旅游资源效益。加强雪峰旅游度假区、官桥蔡氏古民居、美林凤清等项目招商推介,培育精品旅游景区。做大生态休闲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争创2-3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和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抓好市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建成泛华、明超二期等高星级酒店,力争实现五星级酒店零的突破,提高旅游服务接待能力。

强化节能减排方面,该市将严格节能减排奖惩措施,确保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完成。抓好修复整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巩固提升生态示范区创建成果,确保通过国家生态市验收。

增进民生福祉

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

教育方面,该市将整合优化城乡教育教学资源,重点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将新(改)建8所公办幼儿园,创建5所标准化幼儿园,建设63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更换60部非专用校车。实施“名优教师培养工程”,全面落实学生费用减免补助、外来人员子女就学等政策,实施职业教育提升工程,推动各类教育均衡发展。

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该市将加强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实施培训3万人,新增就业1.95万人以上,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缴率90%以上,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382套、安居工程432户。办好12件42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免除城乡困难群众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社会管理与创新方面,该市将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和服务网络,推行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

加强文化建设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为积极倡导文明风尚,该市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加强公民道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深化“诚信南安”建设,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倡导市民参与志愿服务。实施“慈善十大救助项目”,打造慈善之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建成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办叶飞诞辰100周年、李光前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

文化事业方面,该市将延伸拓展农家书屋“大馆带小屋”经验,建好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创建一批特色文化村,培养和造就20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化产业方面,将加快建成石材与建筑装饰创意设计基地,力促厨卫设计博览园、华商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园动工建设,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示范和孵化基地。将进一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培育一批文化龙头企业。

Tags:高起点 经济强 责任编辑:纯奶清新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永泰:转型在青山绿水间 [下一篇]龙岩:绿色崛起正其时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