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白虎村:“微田园”里情趣浓
2013-04-17   来源:本溪农批网 互联网 作者:防闺蜜   字体:【 】  浏览:21次   评论:0

    白虎村位于长宁县北部、梅白乡西北部,梅牟路主干线上,全村辖8个村民组,有农户475户1766人。白虎村幅员面积3平方公里,是明代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周洪谟的故乡,2012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020元。近年来,白虎村充分发挥顺应民意,因势利导,大力挖掘洪谟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不断推进和提升着白虎新村建设。

小湖边,是一座座灰瓦白墙坡屋顶的楼房,尽显川南民居的风格楼房周围,是大大小小的菜园,干净的水泥路直通院坝。近日,记者来到长宁县白虎村,聚居点村民的“微田园”生活让记者心生羡慕。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家用电器都齐全。”2011年搬迁到新村聚居点生活的村民徐国华告诉记者,一家人现在再也不过烟熏火燎的生活了。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新一轮建房热潮,但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影响,白虎村的群众以散居为主,村内基础设施落后,脏、乱、差现象普遍,公共服务更是落后,难以适应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分散居住和无序建设还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使得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群众要求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梅白乡政府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乡党委、政府和白虎村的村支两委顺应民意,抢抓机遇,及时聘请规划设计院对白虎村进行了全面规划和设计,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已完成新建房83户,改造农房169户。

在新村聚居点建设过程中,白虎新村坚持“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户型结构、统一建筑造价、统一施工队伍、统一建设风格”,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要求配套,按照“1+7”的要求,已配套建成了文化中心、商贸中心、卫生计生中心、运动场、幼儿园等,生活垃圾实现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同时,通过新村建设,发动新村聚居点周边农户硬化公路8公里、入户道15公里,建设人饮站1个。目前,全村60%以上农户用上了自来水,近40%的农户用上了天然气。“有自来水吃、有天然气烧、有新楼房住、走水泥路、看闭路电视、用宽带光纤上网。”村民告诉记者,现在不到场镇在新村就可买到吃的、用的东西,来参观过的城里人都羡慕他们的生活。

“我们正大力挖掘洪谟文化,与碧浪湖联合打造"洪谟故里·碧浪水乡",并申报国家AA景区。”乡政府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新村建设中,该乡重视完善停车场、旅游标识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把白虎村的新村建设作为平台集聚乡村旅游要素,把新村建设成为乡村旅游游客的集散点、吃住娱购的承接点、乡村文化的体验点、乡村生活的参与点。目前,还打通了新村聚居点至碧浪湖的乡村旅游公路,并以新村聚居点为中心发展农家乐28家,打造了万亩油菜花休闲旅游观光区。通过新村建设还吸引到粉丝加工企业入驻,可带动全村实现粉丝产业年产值1000多万元,利用粉丝加工后的粉渣作饲料发展生猪产业,全村年可出栏生猪1.2万头,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

梅白乡党委书记何庭贵告诉记者,该乡对全乡14个村的新村建设都作了规划,将发挥白虎村的示范作用,推动全乡的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

感言:

徐国华:我们住进了新房子、走上了水泥路、烧上了天然气,吃上自来水,还跳起了坝坝舞,日子越过越好。

胡帮文:我家的3亩田地都种了蔬菜,和兄弟打伙经营农家乐,平均一个月有六七万元营业额,一年有一二十万元利润。

罗大元: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红苕粉丝专业合作社,带动广大群众种植红苕增收,年产苕粉40万斤,目前正在申请QS认证。

Tags:白虎村 田园 责任编辑:防闺蜜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西藏山南地区新村建设内涵不断丰富 [下一篇]泸州丹林“古树梨花”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