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瑶族自治县在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中积极探索,不断更新观念,建立了以环境整治为主要内容的问题库、困难库、建议库和成果库“四库”,不断推动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为美丽乡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入基层,访民情,建问题库。该县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民事联解”、“勤岗敬业”和“转变作风”等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全县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访民情活动。驻村干部还采取上门走访、召开群众会、公布热线电话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党员干部群众讲心里话、讲实话、讲真话,提意见、谈问题。目前,共召开动员大会12场次,组织工作队进村入户大宣讲、大走访活动352次,收集各种问题565条。
思措施,暖民心,建困难库。该县积极探索和分析在“清洁城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分文别类,能当场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纳入困难库,由县领导小组讨论,并拿出具体整改措施。该县围绕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召开“清洁乡村”推进会4次,有力地推动“清洁乡村”活动持续深入开展。
广纳言,聚民智,建建议库。该县通过县、乡镇、村三级动员会、现场会、交流会、村民大会等多种形式与群众探讨和交流,并结合党的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及“第一书记”进村入户,面对面认真听取群众对开展“清洁乡村”活动的意见和建议。目前,该县共召开县、乡、村动员会110场次,县乡现场会4次,交流讨论会13次,村民大会120多场次,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352条。
注实效,帮民富,建成果库。该县通过“清洁乡村”活动全面深入开展,流转土地45万亩,水果种植面积超44万亩,其中脐橙种植面积超27.5万亩;无公害蔬菜年种植23万亩以上;烤烟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万亩。加快推进了下湾、大深坝、铁耕、茅厂屋、洞尾等40多个果香景美富裕和谐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其中成功创建了流转土地集约化发展现代农业的“白牛模式”、“铁耕模式”,央企与地方合作共建新农村的“大深坝模式”,整村推进扶贫攻坚的“下湾模式”,成为全区新农村建设的靓丽旗帜。
富川瑶族自治县在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中积极探索,不断更新观念,建立了以环境整治为主要内容的问题库、困难库、建议库和成果库“四库”,不断推动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为美丽乡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入基层,访民情,建问题库。该县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民事联解”、“勤岗敬业”和“转变作风”等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全县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访民情活动。驻村干部还采取上门走访、召开群众会、公布热线电话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党员干部群众讲心里话、讲实话、讲真话,提意见、谈问题。目前,共召开动员大会12场次,组织工作队进村入户大宣讲、大走访活动352次,收集各种问题565条。
思措施,暖民心,建困难库。该县积极探索和分析在“清洁城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分文别类,能当场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纳入困难库,由县领导小组讨论,并拿出具体整改措施。该县围绕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召开“清洁乡村”推进会4次,有力地推动“清洁乡村”活动持续深入开展。
广纳言,聚民智,建建议库。该县通过县、乡镇、村三级动员会、现场会、交流会、村民大会等多种形式与群众探讨和交流,并结合党的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及“第一书记”进村入户,面对面认真听取群众对开展“清洁乡村”活动的意见和建议。目前,该县共召开县、乡、村动员会110场次,县乡现场会4次,交流讨论会13次,村民大会120多场次,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352条。
注实效,帮民富,建成果库。该县通过“清洁乡村”活动全面深入开展,流转土地45万亩,水果种植面积超44万亩,其中脐橙种植面积超27.5万亩;无公害蔬菜年种植23万亩以上;烤烟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万亩。加快推进了下湾、大深坝、铁耕、茅厂屋、洞尾等40多个果香景美富裕和谐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其中成功创建了流转土地集约化发展现代农业的“白牛模式”、“铁耕模式”,央企与地方合作共建新农村的“大深坝模式”,整村推进扶贫攻坚的“下湾模式”,成为全区新农村建设的靓丽旗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