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燕玉海
广西,后发展省份,发展生态乡村建设的投入,虽然比不上经济发达省份的实力,但广西的小溪河流密布山川,花草树木遍地皆是,独特的自然资源是广西发展生态乡村建设的最好优势。
巴马、扶绥、宜州等十余个市县被授予“长寿之乡”的荣誉称号,占全国1/3强,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11月将在广西召开,生态乡村、宜居幸福、生产生活和谐发展的广西农村发展模式受到世人的关注。
建设“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美丽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位于中西部地区广西提出的最终目标。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说:“广西的生态乡村建设就是要逐步实现道路硬化、村庄亮化、卫生净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等目标,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民人居环境,为发展乡村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农家乐等形式创造良好条件,进而推动农村产业形态的优化升级。”
栽树种花美化家园
广西的土壤肥沃,土地湿润,十分适宜绿色植物的生长。然而,如何利用丰富的绿色植物装扮自己的家园?2013年,随着建设“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号角的吹响,八桂大地上迅速掀起了一场以“绿色革命”大潮,壮家人由此升起了“实现农村环境优美、农民生活宽裕、服务保障有力、乡村和谐幸福”的奋斗目标。
村屯绿化,资金哪里来?单凭财政是难以负担的。广西各个市县区采取“财政补一点、村级筹一点、群众投一点、银行贷一点”的筹资办法,撑起了八桂大地上栽树植绿的“大盘子”。
各地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屯,以景观绿化为主,坚持树、花、草合理配置,庭院、道路、景点相融合,提升整体绿化效果,把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和风格引向农村,创建生态园林型村屯。同时,在绿化村屯环境中,注重增加农民收入,科学发展特色林果、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鼓励农民在房前屋后打造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茶园,发展庭院经济等。
营造果林,既能绿化又能增收,这在广西村屯绿化中已成为农民最佳选择。南宁市邕宁区联团村种有扁桃、大花紫薇、夹竹桃、朱槿等花木,并用乔、灌、草等植物进行综合立体绿化,呈现出生态宜居的景象。村党支部书记韦文体介绍,十一国庆期间,以联团村为核心,邕宁区发展起1.1万亩的香流溪热带水果产业(核心)示范区,以此创建生态特色热带水果旅游观光现代科技园。今后农业产出与旅游配套服务的发展,将为村民带来更高的收入。
小董镇宝鸭坪村是钦州市钦北区有名的“花卉村”。村党支部书记廖宝基介绍,宝鸭坪村几乎家家户户种花栽果,目前全村花卉基地发展到1165亩,村里每年人均仅苗木水果收入就达8500多元。
村屯绿化是“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建设中的首场战役。据统计,截至到今年上半年,广西村屯新种果树和绿化苗木780多万株,新增绿化面积达6万多亩;完成绿化示范的村屯达到3500个。
责任编辑:雍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