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蜜蜂,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香甜可口的蜂蜜。传统观念中,养蜂主要是为了获取蜂蜜等蜂产品,实际上有研究结果显示,蜜蜂为农作物授粉产生的价值是蜂产品本身价值的143倍,只为采蜜而养蜂可谓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今年,农业部在北京、山东、黑龙江、山西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种作物上,建立了28个试验示范基地,将蜜蜂授粉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推广,助力种植业增产增效。“过去,蜂农在田里放蜂采蜜要交地皮费,现在反过来了,不少种植户花钱‘请’来蜜蜂给农作物授粉。”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防治处推广研究员赵中华说。
蜜蜂授粉的植物约有17万种,能轻松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蜜蜂授粉最明显的优势是节省了大量劳动力,过去一亩地光授粉的人工费就要1000元左右。“尤其是在制种方面。”赵中华说,“油葵制种如果用人工,一天10亩都完不成。现在只要放一箱蜜蜂,一两百亩地的授粉都不用管了。”
在北京市昌平区鸿程美林间草莓生产基地400平方米的大棚里,基地总经理朱新斗告诉记者:“这座大棚里有接近二十万朵花,每朵花开放时间不同,前后持续两个月,期间每次授粉都要把二十万朵花全部检查一遍,工作量非常大,人工根本完不成。蜜蜂只要飞一圈就能自动识别花的成熟度,把适合授粉的找出来,不费一点多余的功夫。”
人工授粉费时费力,还容易丢穗丢秧,影响产量。在这方面,蜜蜂可谓是当之无愧的专家,不仅效率高,而且效果好。去年,朱新斗的70亩草莓亩产4000斤,比前年增长了2000斤,收入增加了大约100万元。
产量增加了,品质也有所提升。2014年,昌平草莓亩均增产480公斤,畸形果率也比人工授粉下降了24.7个百分点。安徽巢湖的油菜籽出油率达到39.45%,比没用蜜蜂授粉的高了1.94个百分点。
对于不同的作物,蜜蜂内部也有分工,草莓授粉一般用蜜蜂,而番茄授粉多由熊蜂完成。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区别?北京市植保站蔬菜科科长王晓青告诉记者:“因为草莓花期比较长,有两个月,而熊蜂的寿命一般只有一个月,所以由寿命相对较长的蜜蜂来完成这个任务。而番茄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是蜜蜂不喜欢的,所以要用熊蜂。”
“全世界80%的有花植物依靠昆虫授粉,而其中85%依靠蜜蜂授粉,蜜蜂授粉的有花植物约有17万种。这种分工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人类没办法做到。”赵中华说。
责任编辑:刘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