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贫困户脱贫不返贫?大竹推出三举措
精准施策 让贫困户吃下“定心丸”
□本报记者 刘佳特约通讯员 王晓林
11月17日,记者走进大竹县金鸡乡金鸡村,只见贫困户艾达江正忙着喂山羊。“今年山羊市场行情好,一只羊可以卖到六七百块钱,一年下来可增收上万元。等有了收入,我和弟弟先把病治好。”艾达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艾达江和双胞胎弟弟都患有肝病,家里为给他俩治病已欠债五六万元。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乡政府及时为艾家争取贷款购买50多头山羊,出资并指导他们栽种了300多株香椿树苗。
艾达江的故事,正是大竹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十二五”期间,大竹县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6879.58万元,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连片开发扶贫、产业扶贫、贷款贴息扶贫、劳务扶贫、基础扶贫、危房改造扶贫等七大类扶贫项目,全县农村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15.9026万人减少到2014年的80805人,预计2015年全县减少贫困人口16161人。
如何让贫困户脱贫不返贫?大竹县委、县政府通过实施三大举措,给全县贫困户吃下“定心丸”。
实施“六个一批”分类施策效果好
金鸡乡金鸡村七组村民舒启政年近六旬,因患重病,每年医疗费多则五六万元,少则几千元。乡政府将他纳入了救助范畴,如今乡上的各项救助措施落实到位,保障了舒启政的基本生活需求。
“有的家庭成员生病,可能让一家人返贫,乡上就通过民政部门进行救助,同时给予产业扶持,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摆脱困境。”金鸡乡党委书记王勋平说,大竹县通过实施“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扶贫搬迁安置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教育解困资助一批”的“六个一批”行动计划,确保实现“六个精准”。
金鸡乡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发现,有些家庭年收入高于贫困线,但年支出比年收入还多,返贫风险较高。“如果不帮扶,可能将一个家庭拖垮,我们就根据实际情况,用‘土政策’兜底。”王勋平说,比如,驻金鸡村的乡干部就帮扶了3户困难户 (不在全村169户贫困户之列),给予每户价值300元的鸡苗,指导发展产业。
责任编辑:雍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