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民心树立品牌成效突出
——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20周年综述
新华社记者
2015年是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20周年。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三下乡”活动蓬勃开展,内容更加丰富,渠道不断拓展,形式日益创新,为农民群众办了大量好事、实事,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温暖心田的桥梁。
部门合力,推动“三下乡”活动深入基层、深入民心
今年春节,在福州市三坊七巷老街区博览苑,一场精彩的闽剧折子戏引来游人围观喝彩。精湛的演出,让观众免费享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是20年来我国各地各部门广泛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一个缩影。
1995年,中宣部会同农业部、文化部等部门开始组织“文化下乡”活动;1996年,增加了科技、卫生的内容,拓展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主办单位增加到12个。20年来,在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入基层,形成声势,已成为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
“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农村电影放映、全民阅读等活动,活跃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科技列车行、科普大篷车万里行、流动科技馆进基层,提高了农民科技意识和致富能力;健康促进活动、城乡医院对口支援、东西部地区医院省际对口支援等活动,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
从送钱送物到送项目送服务,从“给什么要什么”到“要什么给什么”,从政府“配餐”到农民“点餐”……20年来,“三下乡”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范围不断扩大。
如今,神州大地到处涌动着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热潮,活动接地气、顺民心,给基层百姓带去了实实在在的精神享受、科技知识和医疗服务。
近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2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2016年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着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多措并举,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三下乡”的生动局面
多年来,各地、各部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创新手段,多措并举,逐步探索出一条“三下乡”常下乡、常在乡的新路径,在全社会中形成了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三下乡”活动的生动局面。
——加大“送”的力度,推动文化科技卫生资源不断送到农村、送给农民。
开展“三下乡”,“送”是基本形式。北京市文联常年送文化,走基层,特别是启动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主题的文化“三下乡”系列活动以来,组织首都12个艺术门类的艺术家3800余人次,深入北京周边偏远乡村、工厂、军营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2800余场次,受众人数达10多万人次。中影集团专门组建中影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有限责任公司,推进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战略,配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同步开展农村电影场次的节目订购和放映,放映电影场次达130余万场,覆盖农村观影群众达2.5亿人次。
责任编辑:雍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