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谈谈“第一书记”驻村扶贫那些事
2015-12-10   来源:柳州农批网 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霞姨在哪儿   字体:【 】  浏览:31次   评论:0

谈谈“第一书记”驻村扶贫那些事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建和乡庙坪村“第一书记”唐权(中)与村干部规划竹笋采摘体验基地(11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日前结束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被称为“史上最高规格”。“最高”的表现之一,就是对扶贫实际操作者的要求空前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

目前,全国12.8万个贫困村已有40多万名外派的“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带领困难群众找出路、想办法,向贫困发起“最后一战”。

这些城里下来的干部是怎么干的?老百姓接纳他们吗?他们给贫困角落带来了什么?面对着哪些艰难?且听记者来谈谈“第一书记”驻村扶贫那些事。

第一书记们“沸腾”了

不太了解扶贫的读者,可能对“第一书记”这个称呼有点陌生。今年6月在贵州召开的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要做到“六个精准”,其中之一“因村派人精准”,说的就是“第一书记”派驻。

事实上,干部“驻村帮扶”由来已久,不同地方、不同时期对驻村干部有不同的称呼。例如,江西省的驻村干部5年来换了3个头衔: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队长、“三送”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第一书记”派驻工作已经开展了好几年,还涌现出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这样的感人典型。

今年,专门针对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作出部署,相当于在全国层面统一了这些驻村干部的名号和职责。一方面,凸显了当前脱贫攻坚战役的艰巨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央对这些“排头兵”寄予厚望。

驻村干部都感到了肩上职责之重。11月28日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消息刚发布,记者加入的河南兰考驻村干部微信群里就“沸腾”起来,大家七嘴八舌讨论这次会议传达的精神和信号,一直到深夜零点后。

讨论的核心,用兰考县委办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升奇的一句话就可以总结:“同志们,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

“这里有我一份努力,哪天死了也欣慰”

解释的话,不用多说;实在的事,尤需多做。

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贫困人口第一大省贵州的“穷中之穷”。这个村子位于贵州最高峰韭菜坪上,人均只有半分坡地。

有句顺口溜描述这里的生活:“坡脚喊来坡上听,走路走得脚抽筋;吃的都是洋芋饭,穿的全是布巾巾。”

不过,这是5年前的情形了。现在走进村子,宽敞的通村旅游公路两旁,是一排排太阳能路灯,高低坐落着的彝族村寨,灰瓦白墙,格外醒目。

巨变的关键是钟山区民宗局下派的第一书记杨波。2010年2月,28岁的杨波满怀激情来到山村,首先遭遇的是一盆兜头冷水。

“这里吃水难,可是政府把水送到村里了,竟然很少有人来领。一问才知道是嫌麻烦,要连桶一起送,才会有人来领。”杨波说。

令他郁闷的不止这个,有村民怕修路占自家地,百般阻挠,好不容易争来的项目差点黄了。环境整治,村民一个个在家中躲懒,门捶破也不开。不少村民还冷言冷语,认为他就是下来镀个金好提拔。

责任编辑:雍敏
Tags:谈谈 扶贫那 责任编辑:霞姨在哪儿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专家:美丽乡村建设要坚持创新与传.. [下一篇]大数据下的多利农庄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