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重庆市丰都县:百姓养肉牛,政府作靠山
2015-12-13   来源:龙岩农批网 人民日报 作者:周小杰   字体:【 】  浏览:72次   评论:0

重庆市丰都县农户建家庭牧场,企业引澳洲活牛

百姓养肉牛,政府作靠山

本报记者 蒋云龙

重庆市丰都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移民大县,地处三峡库区,也是重庆市的生态涵养发展区。这样的定位之下,如何发展经济,老百姓靠什么致富?丰都选择了肉牛产业,举全县之力建设“中国肉牛之都”。目前,丰都全县肉牛饲养量已达33万头,还进口了国内首批澳洲屠宰用牛。肉牛产业带动了4.2万多农户,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成了县域经济的支撑产业、群众致富的殷实产业。

农户养牛——

三成多农户参与,牵着牛奔小康

“这个账算得过来。”在重庆市丰都县包鸾镇飞仙洞村的一处牛舍门口,村民张金威跟记者算起了“养牛账”。

“我从小就养牛,但那就是自家养个三两头。2012年畜牧部门的人来村里讲课,讲养牛技术、也动员我们养牛致富。这时候,我才动起了脑筋,想把养牛的事儿做大。”张金威说,“一头牛养一年,赚3000元,为啥不多养呢?”

说干就干,当时已经年近六旬的张金威投入了自己所有的养老钱,成立了自己的微企——丰都县致富养殖场。2012年,他养起了20头肉牛,2013年达到40多头,2014年到60多头,今年已经100多头了。

“保守算,今年能挣30万元。这钱不留着,明年再投进去。”张金威说,“建微企养肉牛,这条路是走对了。”

走对路的,不只是张金威一个人。在飞仙洞村,围绕肉牛产业发展的微企超过50户,建成了重庆市第一个微企村。

“我们两口子,自家能养40多头牛,一年能挣10多万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在飞仙洞村,村民张升鱼也尝到了甜头。

一头牛价值几千甚至上万元,是农家最金贵的牲畜,农户能养好吗?疫病风险他们能应对吗?

“政府防疫员,打电话随叫随到,比我们自己还上心。”张升鱼给检疫站的全是好评,“教我们养牛技术,比如给肉牛听音乐、做按摩,这些我们自己哪里能学到?防疫检疫、繁殖授精,学不会的技术活儿也都有他们来帮忙。而且,这些全都免费。”

丰都人说,“牵着牛儿奔小康”。的确,丰都肉牛产业已经成为重庆市扶贫主导产业。目前,丰都县农户组建了31家股份合作组织、1320多户家庭牧场户、4.2万多农户参与肉牛产业,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目前,全县35%以上的农户都参与到肉牛发展中。此外,物流、餐饮、工艺品等下游链条吸纳2000多个劳动力就业。

责任编辑:雍敏
Tags:丰都县 责任编辑:周小杰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职教扶贫“培训一人脱贫一户” [下一篇]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转型提速

最近访客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