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一张证,让亿万人获得了什么?
——来自一线的居住证调查报道

此次“国家版”居住证制度出台后,需要各地及时出台政策跟上改革脚步,将居住证的“含金量”真正兑现为人们的幸福生活。

明年1月1日 《居住证暂行条例》实施,我国将彻底告别“暂住证”时代。 新华社发 徐骏 作
新闻背景
随着《居住证暂行条例》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我国将彻底告别“暂住证”时代。该条例的公布,让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有望与户籍人口平等享受各类公共服务。
2.53亿人,这是当下中国流动人群的总规模,相当于两个日本、3个德国或4个英国的人口,全球最大。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接近3亿。
这个庞大人群有自己的故乡,但生活在他乡,享受不到户口所在地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他们也是所居住城市的建设者和贡献者,但居住地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他们还不能平等享受。
“漂”在异乡,心却难“泊”。包括居住证制度在内的户籍制度改革,牵动着亿万人心——此前,各地探索已经开始。12日,国务院公布《居住证暂行条例》,一个以常住人口全覆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改革路线图,开始更加清晰地呈现。
薄薄一张居住证,能否让他们获得幸福和安定?未来,他们还有哪些期待与憧憬?记者南下北上,奔赴全国多个城市,实地调研居住证制度的发展沿革,记录下一张张居住证背后多样多彩的百姓故事。
责任编辑:雍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