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甘肃陇南:电商进山 麻纸"复活" 能人脱贫
2015-12-17   来源:绥化农批网 新华社 作者:高富帅   字体:【 】  浏览:43次   评论:0

新华社兰州12月17日电(记者王宏伟、张钦、白丽萍)打开淘宝,点开网店,1张颜色发黄、纤维粗糙的纸出现在屏幕之上。6尺大小1张,最高竟卖到18元,有时还一纸难求。

这“洛阳纸贵”的纸,名叫麻纸,是出产于甘肃东南部陇南市北端西和县的小尺幅土产纸张。三四十年前,寻常百姓之家,常用它包点心、烧纸钱,买不起书本的寒门子弟,也退而求其次,用麻纸来订作业本。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大量廉价现代纸品的普及,并不光鲜的土产麻纸淡出“寻常百姓家”,不复有用武之地。

现在,麻纸竟然“复活”,并且如此叫座,究竟为何?

走进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的西高山乡一带,有两个人口不到700人的小村庄,这就是刘河、朱河两个祖辈相传造纸绝活的麻纸村。

已是隆冬天气,深山里有些阴冷,但50多岁的胡凤钰,仍在家门口的一潭略显浑浊的水中“捞”纸。他手持1个固定有细网的木框,在水中搅来搅去。几分钟后,他捞出木框,立在旁边1个台子上,轻轻一剥,从细网上便剥下来1张湿漉漉、半透明的纤维。不远处,1个小院是晾纸场,10多张麻纸绷在框中,正“晒”太阳,乍一看去,还以为是纱窗。

胡凤钰是刘河村的众多纸匠之一。忙完手中的活,他指着家后面密林丛生的高山说,西和麻纸说是麻纸,其实和麻没有多少关系,而是以构树皮为原料,所以也叫构皮纸。这种树似柳非柳,株干大多有十二三厘米粗。构树生长快,春天准备造纸原料时,将树枝砍下,很快树干上就能长出新枝,二至三年的枝是生产麻纸的最好原料。

每年春天,村民们剪来构树枝刮皮,树皮经过泡、蒸、踩、砸、切、抄等72道工序,最终变成麻纸。72道工序,纯手工制作,也无需添加其他化学成分。生产出来的麻纸素以纸色古朴、纸质柔韧、耐磨、手感绵滑、极富弹性、不褶皱、千年不朽,适宜传统书画装裱、裱褙糊垫、各种纸活工艺制作、包装等多种用途。这种麻纸创作的仿古书画作品效果是其他宣纸无法媲美的,因此也广泛誉为“西和宣纸”。

责任编辑:雍敏
Tags:甘肃陇 麻纸 " 复活 能人脱 责任编辑:高富帅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苍溪县借力电商开展精准扶贫 [下一篇]精准扶贫的金融力量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