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十问留守儿童"之十:我们的思考与建议
2015-12-22   来源:辽源农批网 人民网 作者:七喜   字体:【 】  浏览:84次   评论:0

编者按:每到岁末年关,打工者盼的就是拿到工钱、买到回家的车票。而留守在农村老家的孩子们,也已经开始倒数与爸爸妈妈团聚的日子。据统计,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0万。如此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能否健康成长,事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事关国家的发展与未来。孩子们成长中有怎样的悲喜?家庭、政府、社会、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是否到位?留守儿童问题该如何破解?人民网记者赴河南、安徽、贵州、四川、云南等劳动力输出大省以及广东、北京等劳动力输入地采访,推出“十问留守儿童”系列报道,与网友一起探讨。 

四川凉山州布拖县特木里小学。午休时间,孩子们趴在桌子上休息。面对镜头,孩子们漏出了好奇的神色。人民网 朱虹摄 

15天,6省,10县,20余个行政村。 

通过实地调研、咨询专家,我们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形成了9个视角的系列文章,并根据采访提出了以下若干建议。我们知道,这些建议远远未及留守儿童问题的全部。

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从中可以看到社会多个领域的发展进程。涉及私领域与公权力的对接、法律的修订与执行、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乡村自治能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甚至涉及产业结构调整、重塑农村活力等更远大的问题。

由于问题的复杂性,留守儿童问题不会在短期内得以解决。但我们希望借由这一系列报道,让留守儿童获得更多的关注,能够帮助他们逐步如其他儿童一样,享受同等的生存权、全面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全面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在这中间,父母、学校、社区、政府、社会组织、公众都有必要发挥应尽的作用。

学校:从为留守儿童建档案做起

记者在安徽、云南、贵州等地看到,学校在应对留守儿童问题上已有若干举措,包括建立档案、开通亲情电话、组建活动中心、开展心理辅导、老师和留守儿童结对子、实行寄宿制等方面。但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这些举措的落实程度不一。

建议学校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第一,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记录留守儿童务工父母的去向、联系电话和委托监护人称谓、姓名、家庭住址和电话等信息,并建立追踪机制,关注学生毕业后去向,为研究留守儿童问题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第二,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或建立校园心理咨询室,请具有心理咨询资质的老师授课。在这方面,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也需要社会相关人士的关注和支持。

第三,改善住宿条件,既能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也应提供文体活动场所。学校还应聘请专门的生活老师,对寄宿生进行专业化管理,并及时予以关爱和照顾。

责任编辑:雍敏
Tags:" 之十 责任编辑:七喜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现代农业中国故事]土豆住进了“.. [下一篇][现代农业中国股市]沙漠里种出好..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