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人居环境治理,中江县石垭子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记者近日深入一线调查,了解到不少农民工返乡建房、居家方面的顾虑,并请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给予了解答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15年转眼逝去,2016年即将来临,对农民工朋友来说,回家的日子也越来越近。目前,网上已经可以买到除夕前的火车票了,在外打工的农民工们也开始计划起回家的行程。今年过年,家乡有啥新变化?路宽了吗?环境变整洁了吗?回家的时间越来越近,农民工朋友的心里满是憧憬。
在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提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鼓励房地产企业降低房价,公租房政策、公积金政策也都将在明年向农民工群体倾斜。在城市安家的诱惑如今越来越大,返乡的动力是否减少了?如果回乡,对家乡又有哪些期待?在记者近日的调查中,部分农民工朋友道出了心中的疑惑,省住建厅相关负责 人 则给予了回答。
问
今年回家想拆了旧房子再盖新房,有没有什么新的政策和管理办法?
答:明年将出台《四川省农房建设管理办法》,农村自建房将纳入监管范围。
回村盖新房,是不少农民工返乡都想做的事情,在成都打工的三台县人顾其俊也一样。“看谁家盖得高,盖得大,就知道在外面挣了多少钱。”顾其俊告诉记者,连拆旧房到盖新房再到添置家具电器,没有十万元根本办不下来。对于房屋选址、房屋质量、抗震能力等问题,顾其俊觉得应该不会出事,“这么多年,村上都是联系工匠,还没听说过谁家房子垮了。”
虽然今年还没有攒够盖新房的钱,但得知明年我省将出台农房建设管理办法,盖新房可聘请培训合格并持证的农村建筑工匠这一消息后,顾其俊很是认可,“以前找人,只凭其口碑,到底行不行也不知道。现在好了,有了政府的专门培训,肯定要更靠谱一些。”
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明年即将出炉的 《四川省农房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把农村分散自建房纳入监管范围,从农房选址、施工等各环节加强技术监督和指导,确保农房质量,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在过去,四川乃至全国对农村建筑工匠从业技能培训和资质审核都没有强制性要求。”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办法》为全国首部农房管理地方性法规,将建立以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镇乡政府为实施主体、县级职能部门负责监督的管理机制;按省、市、县分级培训原则,目前我省各地每年组织培训建筑工匠已有2万名,镇(乡)村管理干部1000余名。
责任编辑:雍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