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山东寿光市推进农村普惠型金融发展调查
2015-12-31   来源:十堰农批网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冬哥殿下   字体:【 】  浏览:44次   评论:0

为现代农业注入新动力

—山东省寿光市推进农村普惠型金融发展调查

本报记者于洪光钟欣杨瑞雪

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如何通过深化金融改革,加快农村普惠型金融发展,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向”农业,是考验各级政府决策智慧的一个新课题。

近日,记者踏进山东寿光乡村,对农村金融改革进行了深入采访。寿光市委书记朱兰玺告诉记者:“近年来,寿光把农村金融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力,围绕破解农业发展‘资金怎么筹集、渠道如何畅通、风险怎样防控’的难题,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四大’体系,实现了金融与农业的顺畅对接,实现了‘让农民致富有本钱、让农业企业发展有资本、让农村金融生态更优化’。”

如今,寿光制定的金融政策,实施的信贷投放、金融服务、风险防控等10多项金融举措,已经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农村金融机制改革和农村普惠型金融发展的“寿光经验”。

寿光农村金融改革为现代农业注入了新动力。2015年寿光各类金融机构达79家,位居山东县级前列。其中银行15家、小额贷款公司9家、融资性担保公司3家。到11月底,本外币贷款余额742亿元,其中“三农”直接贷款余额约520亿元。

多途径的支农信贷体系——让农民的“沉睡资源”变资金

“以前贷款需要找担保,特别困难和繁琐。2015年3月,我们用大棚做抵押,很容易就从寿光农商银行贷了200万元,建了2个50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和6个高标准日光大棚。”寿光市新世纪种苗公司总经理桑毅振说。

寿光市金融办主任隋永福介绍:“其实,新世纪种苗公司的大棚抵押贷款,仅是寿光在农村金融改革中推行的有效抵押物贷款试点。由于农民可用于抵押贷款的资产较少,抵押难、担保难一直是农村金融的‘盲区’。然而,农民拥有大量的‘沉睡资源’,比如蔬菜大棚等,如何把‘沉睡资源’变为资金,是支农信贷体系的改革重点。对此,寿光进行了有效抵押物贷款、信用互助、订单融资三项改革。”

寿光农商银行行长郎咸鹏介绍,2009年农商银行开始进行蔬菜大棚、农村住房、承包地、林权、海域使用权等有效抵押物贷款试点探索。2015年为30户农民办理大棚抵押贷款达1779万元,支持改造大棚219个;发放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5.7亿元。

文家街道桑家营子村村民桑续德告诉记者,2013年6月起,他与菜香坊蔬菜合作社签了订单,采用订单融资方式从寿光农商银行贷了30万元,1年省了9000元利息。“银行‘认’这个订单。只要跟合作社签了订单,不用抵押担保就能办贷款,利率优惠了50%。”

责任编辑:雍敏
Tags:东寿光 农村普 惠型金 融发展 责任编辑:冬哥殿下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宣部耀州扶贫二十载:播种文明 .. [下一篇]广西扶绥县甘蔗产业转型:耕作方式..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