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张家港永联村的改革实践:村庄里的大气象
2016-01-04   来源:大同农批网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后会无期   字体:【 】  浏览:42次   评论:0

村庄里的大气象

——记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的改革实践

张丽娟本报记者余向东张伟宾

10.5平方公里,1万多本地人口,1万余外来人口,这里不仅有稻香鱼肥、小桥人家的水乡清韵,还有高楼耸立、车水马龙的城市基因;不仅有鼠标种地、钢花绚烂的物质文明,还有民主公平、仁德进取的精神文明,更有稳定和谐、康泰安居的幸福生活。这里是“华夏第一钢村”——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

产业多元化、农业现代化、生活城镇化、保障均等化、管理法治化,永联村展现出中国新农村发展的自信。

而这样的自信,源自于永联村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理解,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实践。永联村所走出的“党建引领、五位一体、区域协同、依法办事”的治理路径,更推动了该村从荒滩穷村到美丽乡村的小村大治。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底在江苏省考察时强调,要“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追求“强富美高”,靠什么?靠“四个全面”真正落地生根。

改革,小村嬗变的动力

让每一位村民参与其中,并成为改革的受益者

“我们绝不能拖地区的后腿,而应当做高速度、加速度的开路先锋。”30多年前,永联村的带头人吴栋材在全体村民大会上说。30多年过去了,这个长江边上700亩芦苇滩围垦而成的村落,也曾是张家港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村子,已经成为销售收入358亿元、利税18亿元的强村,在全国行政村中经济总量位居第三、上交税收位列第二,全面建设成就名列前茅。

从突破“以粮为纲”的禁锢带领村民挖塘养鱼,到自筹资金办起轧钢厂;从341天时间打造百万吨钢铁企业到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发展6个产业板块。无论是顺势而为,还是逆势而上,永联村一步步嬗变的过程,靠的就是澎湃在每个永联人心中的改革动力。

“改革开放后,在老书记吴栋材的带领下,永联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牵引,带动城镇化,进而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永联村党委书记、永钢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吴惠芳说,“改革推动了永联村的全面发展。”

改革,是创新开拓、提质增效的过程,是做强产业、加快发展的过程,是机制转变、利益调整的过程。在世纪之交的企业改制大潮中,永联也先后历经两次改制。改制的结果,一是实行村企分离,村企两套班子两本账;二是村集体在永钢保留了25%的股权,让“村民变股东、资产变股权”,让永联村村民和永钢集团股民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责任编辑:雍敏
Tags:张家港 庄里的 责任编辑:后会无期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浙江将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 [下一篇]北京城乡低保标准统一 14万低保对..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