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上唱响创业歌
——重庆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创业纪事
本报记者邓俐
“有一条长长的河从身边流过,是那么的从容执著,日日夜夜在守护着我,养育着我……”可以说,这首《嘉陵江之歌》唱出了世世代代住在重庆三江两岸的在外务工的农民的心声:无论在外漂多久,还是最终选择回到家乡这片土地上。
梁平柚远近闻名。近日,记者来到“中国名柚之乡”梁平县合兴镇龙滩村采访。梁平县龙滩柚子股份合作社组员黄国莲告诉记者,她家有250多株柚树,每株均产约25公斤左右,估计能卖5万多元。张文辉是梁平县龙滩柚子股份合作社理事长,他从17岁起就在外面打工。2007年,张文辉回到家乡后,他将在外打工20年积攒下的钱全部投到梁平柚子种植。如今的梁平县龙滩柚子股份合作社已是梁平县最大的柚子股份合作社。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按照“引导返乡创业、促进就近就业”的思路,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实现了农民工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转变为“返乡创业,带动一方”,农民工返乡创业呈现持续迅猛发展势头。
政策引领、搭建平台、搞好示范,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等群体投身创业大潮
互联网之风吹进了重重山峦。引人关注的是,投身这片蓝海的主力军是返乡农民工。
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日渐兴起的新兴业态,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相关文件大力支持推动。在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方面,重庆的经验是政策引领、搭建平台、搞好示范。早在2008年,重庆就率先出台全国第一个省级层面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文件,鼓励外出务工能人带着信息、技术、资金、项目返乡创业。在行业准入、行政审批、税费减免、综合服务等多个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梁平的重庆天农八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充分利用电商定制平台、APP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去年就销售了1.25万吨梁平柚。重庆市领导来到这家公司调研时说,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有利于再造农业经济形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农产品电商平台,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民通过电商平台增收致富。
曾汉宇是重庆市开县厚坝镇人。1997年四川水产学校毕业后,只身前往湖南打拼,卖过鱼饲料,贩过商品鱼。打拼13年,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2010年返乡创业,从事水产养殖业,成立重庆市飞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公司打造成为重庆市市级龙头企业。曾汉宇被开县县委、县政府评选表彰为“优秀民营企业家”,中共重庆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授予“水产尖兵”称号。
责任编辑:雍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