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青杠坝村农村淘宝服务点。 周娴 摄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青杠坝村农村淘宝服务点。 周娴 摄
中新网贵阳1月27日电 题:扶贫,贵州“十三五”回避不了的攻坚战
记者 周娴
“贫困落后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的基本省情没有变,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贵州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孙志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是说。
基础差,底子薄,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是绕不过去的实情;时间紧,任务重,贵州省到2020年与全国实现同步小康,是不得不攻克的难关。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距离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有4年时间,贵州仍有623人口尚未实现脱贫,平均每年要减贫100多万,脱贫任务艰巨而繁重。
在此背景下,扶贫已成为贵州“十三五”时期无法回避的“攻坚战”,也是贵州必须直面的“大考”。
孙志刚说,“十三五”时期贵州省要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彻底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
实施发展生产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生态补偿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社会保障兜底的“五个一批”工程,“大水漫灌”换装“五轮驱动”、精准“滴灌”,让精准扶贫有了明确的战略思路。
“到2020年贵州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战明确的目标定位,让参会的代表、委员兴奋不已。
过去五年,贵州减少贫困人口656万人,易地扶贫搬迁66万人,35个贫困县、744个贫困乡镇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3%。
贵州扶贫成绩显著,但进入“十三五”,贵州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综合发展的历史时期,这意味着扶贫攻坚再也无法简单地“重复昨天的故事”,扶贫本身也面临着改革,扶贫也需要创新。
责任编辑:雍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