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举措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
——中农办负责人解读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
于文静王宇甘兰蕙子
新近公布的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今后我国“三农”发展提出一系列重要举措。如何破解当前粮食产量、库存和进口三量齐增难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含哪些方面?我国对农业转基因技术持怎样的态度?农民增收势头如何保持?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农办有关负责人结合一号文件对上述热点问题做出解答。
调整结构、价格机制破解三量齐增难题
近年来,尽管国内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但品种结构存在产需矛盾,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形成粮食产量、库存和进口三量齐增的现象。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介绍,去年我国粮食产量12400多亿斤,国内供求缺口约为400亿到500亿斤,必须通过国际市场进口一部分粮食。
“数量是一方面,但品种结构又是一个方面。去年我国进口粮食超过1.2亿吨,其中,大豆进口超过了8000万吨。”陈锡文说,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进口是由于品种调剂,比如小麦和大米的一些品种,以及大麦、高粱、玉米酒糟、木薯和木薯粉。
陈锡文表示,下一步农村改革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重要看点。要引导农民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对需求高的产品增加产量,对需求低的产品要逐步调减。
对于公众关注的玉米价格问题,陈锡文表示,要坚持玉米价格由市场决定的原则,同时对玉米的价格形成机制和补贴制度进行改革,实行价格和补贴相分离。并对农民利益要有所保障。
加强转基因研发和监管
此次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表示,新一轮的农业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我国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不能落伍,一定要抢占农业转基因技术的制高点。
“从国际上来看,虽然还存在一些争论,但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所有转基因产品在商业化种植之前,都经过了大量的安全性研究和严格的评估审查,国际上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是有权威性结论的,任何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可以说与传统的食品一样,是安全的。我们国家对转基因技术的政策是一贯的,是明确的。”韩俊说。
韩俊表示,要加强日常监管、严格监督执法,特别是要严把研发试验关、品种审定关和生产流通关,从源头上防止转基因种子未经审定就非法流入市场。政府要落实好转基因产品的强制性标识要求,保证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有知情权、选择权。
责任编辑:雍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