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农民工务工新动向:返乡趋势渐明 承接"痛点"仍在
2016-02-24   来源:滁州农批网 新华网 作者:刘亦菲   字体:【 】  浏览:33次   评论:0

    每年春节过后,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背起行囊,离开家乡踏上外出务工的路程,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个春天,农民工将去向何方?新春伊始,新华社记者分赴广东、陕西、重庆、贵州等地采访看到,一幅劳动力转移的新版图正呼之欲出:新常态下,沿海地区劳动力结构不断优化,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加速回流,传统劳务输出地成为新的劳动力“蓄水池”。而日渐升温的“双创”,也在不断搅动农民工就业的“一江春水”。

外出还是留乡?答案日趋明朗 

南国春来早。这个春天,外来农民工数量众多的广东省,最先传递出用工总量减少、劳动力结构优化的“蜕变”信号。

 

广州市近期一项针对424家使用异地务工者100人以上企业的调查显示,用工规模、招工数量、外出招工需求呈“三降”态势,制造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正在下降。

减少用工,却是在为转型积蓄力量。作为制造业大市东莞一家典型的小微企业,广东连盈家具有限公司往年最高峰时用工数量为80人,用人成本高使企业一度濒临破产。在启动自动化改造、“机器换人”后,用工数量减为40人。“用工减少,公司发力新产品研发,产量却大幅上涨,今年1月已接到超过500万元的订单。”公司董事长张锡林说。

截至2015年底,东莞1200余家企业申报“机器换人”项目,预计可减少用工7.1万人,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65%,传统劳动力市场正加速重构,企业在逐步通过装备自动化改造减少对人力的依赖。

三年前,东莞石碣镇台达电子已开始自动化改造,如今4条生产线只有2人;东莞麻涌镇一家做内衣的企业,1名工人可以看护7台机器运作,员工边喝茶边看守机器,哪台机器出了问题,机器可以自动发短信通知他。

“机器换人,从事低端行业的农民工会被替代,但是设计、开发、操作等岗位随着机器的大量使用应运而生,从事这些岗位的相当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新的机遇有利于劳动力的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广东省劳动学会副会长罗明忠分析说。

沿海地区用工数量缩减,是否意味着“求职难”卷土重来?事实上,农民工的选择已不再单一。伴随着东部地区加快转型升级,中西部也在不断承接产业转移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农民工回流,渐成气候。

18日在陕西省劳务输出大县平利县的招聘会上,148家企业提供岗位1.2万个,其中陕西企业超过6成,是当地近来举行的大型招聘会中,本地企业占比最多的一次。1500多位农民工当场达成意向,安康市一家纺织企业一车就带回去50多人。“返乡就业意愿之强、比例之高,远超往年。”陕西省劳务交流指导中心主任付鲲鹏说。

“我看中了西安市一家做太阳能电池板的企业,薪资3500多元,虽然和在深圳时有一定差距,但离家近、生活成本低。我看好西安的发展前景,不会再出去了。”年前从深圳“回流”的陕西渭南“90后”农民工刘刚说。

从“孔雀东南飞”到“梧桐家乡栽”,这个春天,越来越多的中西部农民工正在用脚投票。在陕西,务工流向于2013年出现“拐点”,留守人数首次超过外出人数。此后一路攀升,到2015年末,693万农民工中,在省内务工的达404万,其中156万在本县找到工作。

责任编辑:雍敏
Tags:农民工 明承接 " ;痛点 仍在 责任编辑:刘亦菲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扶贫”成为今年四川省民生热词 [下一篇]我国决定将马铃薯作为主粮进行产..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