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张红宇:努力提高我国大国农业竞争力
2016-02-29   来源:林芝农批网 人民日报 作者:long   字体:【 】  浏览:42次   评论:0

张红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我国是农业大国,我国农业是大国农业。在“十三五”时期,只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我国大国农业竞争力,才能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竞争力,也是应对农业发展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需要。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要求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四化同步发展中,农业依然是短板,迫切需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结构调整。从国际看,发达国家和地区越来越注重提高农业竞争力,通过调整法律和政策逐步取消对农业的直接补贴,转而加大对农业经营主体在市场领域的支持力度,以提高其竞争力、推动农业市场化进程。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应尽快补齐农业短板,努力提高我国大国农业竞争力。

  转变农业发展理念,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

《建议》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

之所以要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是因为农业虽然是传统产业,但随着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其多功能性日益明显。现代农业既要发挥传统的生产功能、保障粮食供给,又要发挥生态环保、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只有树立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才能加快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格局,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更好引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因此,应加快转变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方式,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发展优先顺序,充分发挥各个地区、各类产业、各种经营模式的比较优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实现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

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大力应用先进科技

《建议》提出,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现阶段,先进科技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竞争力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2014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56%。过去我们对农业科技更多强调的是良种良法等生物技术,今天提出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和大力应用先进科技,其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过去的认知范围。

就生物技术而言,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优化农畜品种,也包括现代意义上的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应加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力度,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要求,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就装备技术而言,过去更多地把它理解为替代劳动力的生产工具,而今天它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生产要素,装备技术水平提升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出效益。其中,应特别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农业物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尤其是电子商务蓬勃兴起,将对农产品流通产生革命性影响。相应地,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需要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重要生产要素的战略高度进行思考和谋划,加快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推广和应用体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资源要素组合

《建议》指出,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同传统农业产业体系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注重通过金融资本、科学技术、组织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的集约投入和深度开发形成新的要素组合方式,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产业综合素质稳步提升。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对农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主要从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一体化四个方面表现出来。首先,专业化分工分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业经营主体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禀赋,集中于其最擅长、最适合的某个领域、品种或环节,开展专业化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其次,规模化生产提高土地产出率。一方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便于连片成方整理和利用土地,提高农业生产规模效益。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化服务把分散的土地经营主体联结起来,可以超越地块和家庭的界限,促进资本、科技、管理、装备等现代生产要素集中投入,极大地形成规模经营的溢出效应。第三,集约化经营通过各种资源要素的科学、精准、减量、高效利用,提高资源组合效率。第四,一体化发展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任何一种生产要素的缺位都会形成“短板效应”。只有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努力实现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一体化发展,才能有效提高农业竞争力。

责任编辑:高雅
Tags:张红宇 高我国 国农业 责任编辑:long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农村剩男直白偏见:嫁到城里女性拜.. [下一篇]体制活起来 种企强起来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