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随迁子女异地就学难在哪?师资短缺等问题仍待解
2016-03-08   来源:三门峡农批网 光明日报 作者:尤娜1314   字体:【 】  浏览:295次   评论:0

点击进入下一页

2015年12月22日,江苏省镇江市李家大山小学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心地拿到志愿者赠送的足球和文具。石玉成摄/光明图片

“绝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外出打工,都希望子女能够接受良好教育。”3月6日,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国威电子有限公司车间副主任易凤娇的发言,表达出外来务工人员的心声。而这正是城镇化与教育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0岁~17岁随迁子女为3581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为1472万人。另据调查显示,随迁子女中已有近20%在流入地城市出生——这些庞大的数字,不仅给城市教育的承载能力带来诸多挑战,也考验着中国教育的担当与智慧。随迁子女异地就学究竟难在哪儿?应该如何破题?这成为不少代表委员热议的民生话题。

“钱随人走”打破资金困扰 

前不久,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决定从2016年起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打破原先农村、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分别设计的模式,实现相关教育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欣喜地看到备受困扰的资金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决。他介绍:“按照目前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随迁子女只有在户籍所在地才能享受财政承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一旦流动到城市就享受不到,这就造成了人的流动与义务教育财政经费的凝滞。对于流入地来说,接受随迁子女越多,承担的教育投入也越多。这使得教育资源在流出地的结构性浪费和流入地结构性紧张并存。”

作为人口输入大省,广东省目前非户籍义务教育学段学生就有430万人,加上学前教育超过600万人,且80%都集中在深圳、广州等珠三角城市。“异地就学给当地政府带来了相当大的财政压力。”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认为:“新出台的‘钱随人走’政策正好缓解了当地压力,为异地就学的推进提供了可靠支持。”

责任编辑:雍敏
Tags:师资短 责任编辑:尤娜1314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精准扶贫:一朵金花带来的财富和.. [下一篇]全总农民工副主席:农民工虽弱势 ..

最近访客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