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一个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三个新跨越
2016-04-12   来源:武威农批网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电波妹   字体:【 】  浏览:46次   评论:0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程子龙

春节刚过,黑龙江省望奎县龙薯现代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理事长常庚国遇到新难题,4个合作社联合起来的3.6万亩地到底种啥?咋种?这可是事关1700户社员的头等大事。

第一个跨越:由专业合作社迈向合作社“航母”

望奎县东郊镇是传统的马铃薯产区,2009年就成立了顺达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但多年马铃薯重茬种植,使土壤板结,病虫害增多,产量不断下降,全镇10万亩耕地一多半种马铃薯,倒茬成为最大瓶颈。

2013年,顺达合作社把眼光瞄向了相邻乡镇。先后在通江镇和火箭镇流转土地种植马铃薯成功。当年底,由东郊镇顺达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火箭镇的庚国玉米种植合作社、祥和玉米专业合作社以及禾丰农业合作社自发组成龙薯联社。

龙薯联社经营规模扩大,自己拥有3个不同的种薯基地,按纬度从高至低分别是大兴安岭加格达奇的微型薯繁育原种基地,齐齐哈尔的种薯繁育基地,杜尔柏特蒙古族自治县的原种一号基地。

这个联社逐步由最初的“换地”种植,发展到一体化经营,共享大机械规模化作业,共享大型仓储和晾晒烘干设备,很快探索出了“马铃薯-玉米-辣椒-玉米-马铃薯”的轮作优质种植模式,闯市场、抗风险的能力也迅速得到提高。

今年初,常庚国请来了东北农大的专家、县农业局的干部、农机局的技术人员,一起分析市场形势,种啥的难题迎刃而解。他们决定削减当家品种玉米的种植面积,由上年的2.1万亩减到1.2万亩,腾出耕地种植市场潜力巨大的经济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幅度接近一半。

在望奎县县长赵铁雨看来,合作社联合起来力量大了,龙薯联社自发调整种植结构,既给农民指出了方向,又替政府分了忧。

第二个跨越:“北薯南种”结出供给侧新果

3月,北国黑龙江还未开犁,但在数千公里之外的广东省湛江,龙薯联社却迎来了跨省种植马铃薯的“丰收季”,相当于北方马铃薯的双倍市场价,龙薯联社实现了大规模“北薯南种”新跨越。

2014年冬天,东郊镇党委书记李亚文和顺达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原理事长张桂云联手南下,在广东湛江遂溪县试种了500亩北方马铃薯,没想到亩产高达5000斤,每斤卖到1.3元,分别高出黑龙江省春种秋收马铃薯近一倍。

2015年秋,龙薯联社在广东遂溪县又流转到4800亩地,他们把大型农机具和喷灌设施一同运到了广东,成功进行了返季马铃薯的大面积规模化种植。

“看到土豆长得这么好,我都乐得睡不着觉。”李亚文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这4800亩马铃薯全部与商家签了订单,每斤收购价1.25元。”

李亚文算了一笔账,种一季马铃薯每亩纯收益超过2000元,下一季的青储玉米平均亩纯收益800元。

责任编辑:雍敏
Tags:农村新 经营主 责任编辑:电波妹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贵州碧江:“精准关爱”留守孩子 [下一篇]让乡贤文化发挥更强道德张力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