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猪周期”怪圈倒逼生猪养殖行业转型升级
2016-04-12   来源:百色农批网 新华网 作者:mhmee   字体:【 】  浏览:36次   评论:0

   新华网北京411日电(方玮晴)近几个月来,猪肉价格的不断攀升引起了各方关注。据商务部监测,328-43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猪肉平均批发价格为每公斤25.34元,比前一周上涨0.4%,创下201110月末以来新高。 

一方面,消费者感叹生活成本增加了不少;另一方面,猪价的动荡也让生猪养殖行业的全面升级转型愈加迫在眉睫。 

多原因共推猪价创新高 

梳理近15年来猪肉价格的变化,基本是按照3年至4年一个周期运行。从波峰来看,分别出现在2001200420082011年和今年,这种波动周期又被称为“猪周期”。 

我国居民饮食肉类结构中有64%是猪肉。据农业部新闻发言人叶贞琴介绍,全国有近4000万养猪户,养殖业对农民收入有重要影响。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猪周期”波动越大,对消费者及养殖户的伤害也越大。 

而此轮猪价上涨,创下了五年来的最高点。北京新发地市场公布的数据显示,331日,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是12.35/斤,比月初上涨9.49%,比去年同期上涨59.77%。“猪周期”的波动程度有不断加深的趋势。 

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宋杰凝认为,生猪价格此轮暴涨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一是由于上一轮猪周期期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养殖规模大大缩减,导致当前市场供给减少;二是各地提高了环保门槛,许多养殖户未能达到标准;三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了生猪价格上涨。 

另外,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春节前后的多场寒潮雨雪天气,使仔猪的病死率有所增加,更降低了市场供给量。 

养殖户:心有余悸,“猪周期”加大行业风险 

面对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近日,商务部、农业部发言人均表示,今年生猪价格的高位运行还将维持一段时间,但暴涨的可能性不大。同时,业内人士建议养殖户理性补栏,不要盲目扩大产能,也要适时出栏,不要压栏惜售。 

在此轮猪肉价格大涨之前,曾经经历了两年左右的持续低价期。许多生猪养殖户亏损严重,甚至退出行业。据农业部数据,2015年,全国约有500万养殖户退出,其中主要是中小规模散养户。 

而对于坚持下来的养殖户来说,对于持续的市场不景气仍然感到心有余悸。福建省三明市的养殖户张清旺表示,自己从事生猪养殖已经六七年了,存栏量最高的时候有三百多头,现在只剩一百多头,村镇里的其他养殖户目前也是无猪可卖的状况。 

张清旺介绍,当初猪价最低的时候,一头猪大概要亏损五、六百元,现在价格上来了,一头猪的利润可以达到九百元左右,但是仍补不回前期的亏损。 

来自辽宁省大连市的养殖户康宁则表示,虽然现在一些养殖户补栏热情很高,但由于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在前期大幅下降,以至于仔猪数量不足。现在仔猪的价格已经被炒到700元左右,很多人都觉得风险太大,不敢轻易补栏。 

康宁坦言,村里绝大部分养殖户都是存栏量维持在百余头左右的散户。这几年经营情况并不理想。但是由于技术、人力等方面的限制,要想做大也并不现实,只能尽量维持现状,并希望下一轮价格下跌不要跌的太多。 

责任编辑:雍敏
Tags:周期 责任编辑:mhme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葱蒜“身价”一路上涨 “蒜你狠”.. [下一篇]新一轮农村改革步入“深水区”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