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菜为何被贱卖
——对北菜园蔬菜滞销事件的调查
本报记者李庆国芦晓春
近日,本报编辑部接到了一封题为《谁来给我们的菜正名》的读者来信。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在天津市消费者协会网站,记者查阅了该份蔬菜比较试验报告的全文。何为“比较试验”?报告说,“比较试验”是指消协组织为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定向赋予消费者协会的首项公益性职责,通过各类市场或销售渠道,模拟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并参照相关标准或专业测试方法,从消费者关注与实用角度,用公正的评价程序对同类商品或服务进行分析、对比,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促进消费者更好地享有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的一项工作。
根据报告,此次蔬菜对比试验活动是由天津市消协工作人员和消费维权志愿者于2015年8月开展的。2015年9月10日,天津市消协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了此次对比试验的结果。报告说,北菜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销售的有机大葱、有机架豆和有机小白菜3种有机菜被检出百菌清单项农残。
“天津市消协的这次活动在事前和事后都没有通知我们,我们是11日在网上发现了天津媒体对这件事的报道后,才知道我们的产品被检测出了问题。”北京北菜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春乾告诉记者。
针对这次对比试验活动的检测结果,张春乾说公司于2015年9月14日向天津市消协递交了正式申请函,要求对方提供此次涉事样品的检测报告和样品获得的途径及过程材料。
2015年9月15日,天津市消协进行了复函。依据天津市消协提供的检测报告原件和样品图片与资料,张春乾称,他们发现了几处报告内容与公司产品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为此,公司于2015年9月22日向天津市消协提交了他们发现的8个疑问的询问函。直到2015年10月10日,天津市消协才正式复函。
张春乾向记者描述了他们的一个疑问:“比如,依据天津市消协提供的资料,他们支付了包括购物袋在内共计457.2元的钱款购买了我们公司生产的有机菜,其中有机小白菜单位是19.8元/PCS、有机大葱单价25.8元/PCS、有机架豆25.6元/PCS。
我们在公司的发货系统中查到,这三种菜的规格是每包250克,那我们算出的每种蔬菜应该是6.4份,也就是1.6公斤,但他们的检测报告里显示的是每种蔬菜都是2公斤,短缺的0.4公斤的样品是哪来的呢?”
针对这个疑问,天津市消协做出了这样的解释:所采购样品是按“元/PCS”销售而未标注重量,故在购样过程中将每种单品蔬菜放到超市称重台称重,每种单品蔬菜均足量2公斤。
“我们要求天津市消协提供样品购买和检测时的录像,但到现在他们也没有给。”张春乾说。
记者了解到,北菜园合作社曾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对涉及到的3种产品进行抽样送检,检测结果显示未检出百菌清。此外,北京爱克塞尔认证中心在暂停合作社有机认证后,也曾两次派调查组对基地、仓储设施、投入物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均未发现使用禁用物。基于此,该中心恢复了对合作社的有机认证工作。在此期间,北菜园还主动停止向经销商供货,直到多次核查无误后,才恢复了供货。
然而,北菜园的这些应对并没有扭转事态恶化的趋向。9月29日,北京一家媒体对北菜园的有机菜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发表了题为《有机蔬菜使用化学农药成潜规则,机构专人指导规避农残》的报道,再次将北菜园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张春乾告诉记者,从去年9月事件发生后,北菜园整个有机菜的销售就开始出现危机,一些合作经销商在合同到期后停止了续签,不少消费者也不再延长会员年卡的期限。
责任编辑:雍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