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脚下沾满泥土,心里装着农民”
2016-03-17   来源:淄博农批网 半岛都市报 作者:扑街不乱发   字体:【 】  浏览:62次   评论:0

    今年49岁的林洪荣是平度市果树技术推广站的高级农艺师,一年四季,她始终忙碌在平度地头。春天,她各村穿梭,安排试验验、举办讲座;酷夏,她是果园里的常客,现场出诊,药方准确;深秋,她与果农共享喜悦,考察记载,尽情收获;严冬,她她顶着朔朔寒风,指导修枝剪杈,因地制宜安排技术措施。她用28载无悔付出,诠释着一个农业技术干部“绿叶对根”的情意。

坚持每天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据介绍,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多年,林洪荣熟悉政策,面向三农、深入农村、了解农业,及时将果树科技、市场信息和各级农村政策传播到千家万户,还实时收集农民信息,反馈社情民意。“农业技术干部看似不起眼,实则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林洪荣说,“从事这项工作,必须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扎实的业务技能”。

为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林洪荣坚持每天学习,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技能。“林洪荣身兼数岗,不仅从事着果树技术推广工作,还兼任果树站的档案管理、上传下达等工作。无论干什么工作,她都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林洪荣的同事告诉记者,“对待上门咨询的群众,她热情接待,耐心解答;对待热点难点问题,她积极应对,从不回避。”因工作出色,林洪荣多次赢得上级的表彰,也得到了领导的信任和同事们的赞许。

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也要咬牙坚持

据悉,由于工作出色,近年来,林洪荣先后承担完成了“农业部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青岛市“百万亩果茶花卉示范区建设”、“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及平度市“扶持四大特色产业发展”等重点项目。“2014年7月份,平度市‘特色产业发展项目’进入验收阶段。整整两个月时间,她自始至终都是跟我们这些男同志一道早出晚归,顶酷暑冒烈日,翻山越岭,日行几十里山路,为1000多户项目区果农准确丈量了近万块果园。”林洪荣的一位同事介绍说,“持续多日的体力透支和35℃以上高温炙烤,林洪荣中暑了,可她只休息了一天就继续投入工作,最后她累得脚后跟疼,不敢着地。”

    跟林洪荣同组的同事都劝她,让她换人休息,可都被她拒绝了。“咬咬牙坚持到底吧,别半途而废,换别人不熟悉情况更耽误时间。”每次林洪荣都是这样回复同事,而她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了最后,组里的年轻男同事都自叹不如,感觉累得受不了。

其实,林洪荣不是不累,只是付出了比年轻人更多的努力坚持着。在果树技术推广工作中,由于单位人员少,工作繁忙,起早贪黑下乡进行技术物资服务,白天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半来用,早晚和节假日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当时,家里的老母亲病重,可我每天都忙于下乡送物资,无暇分身照顾,只是在下乡的途中,回家看望了母亲一眼,没想到那一次竟是与母亲的诀别。”谈起母亲,林洪荣心里充满了歉疚。可在工作岗位上,她却接连引进推广果树新品种12个,新技术5项,建立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园20个,为平度市果树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研究新技术,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实践出真知,农业技术升级永无止境。”这是林洪荣对自己不懈的要求。据介绍,果品质量参差不齐、无效投入多、特色果品生产技术不规范是制约平度市当前果品效益提高的一个突出问题。为及早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林洪荣和同事们一起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试验调查20多项,初步找出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并总结形成了相应比较系统的管理技术。先后进行了“葡萄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保护地绿色甜樱桃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高效优质果品增效增值技术研究》、《绿色食品葡萄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等项目研究及果园施肥、大棚草莓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调查等。由于措施得力、效益突出,深受广大果农欢迎。为科学指导生产,全面提高果品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林洪荣所参加完成的科研项目先后获山东省丰收计划奖2项,青岛市科技进步奖4项,平度市科技进步奖6项,在《中外葡萄与葡萄酒》、《山西果树》等国家及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即将迈进五十岁门槛的林洪荣,依然默默奉献在农技推广第一线,工作经验更加丰富,技术水平日臻提高。她知道自己不再年轻,但果树新技术推广需要她,广大果农需要她。“我喜欢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春华,更喜欢硕果累累的秋实。“林洪荣说,”或许,这就是绿叶对根的情意吧。“(半岛都市报)

Tags:满泥土 农民 责任编辑:扑街不乱发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今后三年山东聊城拟完成96万农户.. [下一篇]践行中国式民主——两会基层代表..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